秦始皇帝陵1号陪葬墓最新考古成果公布
2024年02月01日 10: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1日第2828期 作者:本报记者 陆航 实习记者 葛星

  秦始皇帝陵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底蕴,不仅是秦朝辉煌历史的见证,同时也是历史留给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文化财富。1月26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公布了秦始皇帝陵1号陪葬墓最新考古成果。北墓道清理出一辆四轮独辀木车遗存,木车遗迹保存完整,是目前考古发现的唯一一辆埋藏于墓葬中的四轮木车实物遗存。墓葬中出土的小型金属俑立体造型艺术,与兵马俑的艺术风格相似,代表了秦代极高的艺术水平和高超的制作技术,为秦人、秦国、秦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这座位于秦始皇帝陵外城西侧的大型中字形竖穴土圹木椁墓,是目前已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好的秦代高等级贵族墓葬,填补了秦代高等级贵族墓葬考古的空白,为研究秦代高等级贵族丧葬制度乃至中国古代帝陵制度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考古资料。该墓出土文物种类较多、数量较大,其中不少为首次发现。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李岗介绍,从2011年开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秦始皇帝陵外城西侧展开详细的考古勘探工作,发现9座大中型墓葬,整齐有序,东西一字排列。

  从2013年开始,考古队对其中的1号陪葬墓进行持续发掘。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墓道、墓室和3座车马陪葬坑的发掘。1号陪葬墓由南、北墓道与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道两侧有3座车马陪葬坑。墓内出土了大量陶器、铜器、玉器、铁器以及金银质地的小型明器。陶器器形有茧形壶、缶、罐、豆、盆等,青铜器有鼎、豆、钫、壶、盘、甑、灯、编钟以及琴轸等,玉器有玉圭、玉璧及小玉鼎等,兵器有铁剑、铁甲、带廓铜弩机、铜戈等,小型明器有金银骆驼、舞袖俑、吹奏俑、百戏俑、马俑、骑马俑、猎犬、银盒等。另有金带钩及数量较多的铜半两。

  保存完整的四轮独辀木车遗存发现于直通墓底的北墓道。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馆员、1号陪葬墓发掘领队蒋文孝说,墓道中的四轮独辀木车可能是下葬时运输棺柩的载柩车。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这是一种非常少见的丧葬现象。

  独辀车是先秦常见的车种。保存完整的木车遗迹总长约7.2米,方形彩绘车盖、铜构件等均保存完好。目前已清理出铜质盖弓帽19个,均套于盖弓上,盖弓遗迹保存较好,车盖下压有方形木架,当为车舆。上有曲尺形、圆柱形铜构件。车舆两侧共有4个车轮,附有大型铜质车軎。车衡与车辕十字相交,衡上有两个车轭。在3个陪葬坑内,也出土了四马驾独辀木车等遗物。其中陪葬坑P2出土4马驾独辀木车一辆,马骨保存基本完整,均佩带马勒等马具,处于驾车状态。木车已朽,车上可见盖弓帽、辖軎、弩辄、角柱饰等青铜构件,同时保留有少量彩绘遗迹。陪葬坑P3埋藏5组车马(一组为羊车),包括独辀木车4辆,双辕木车1辆。第一组为2马驾独辀木车,第二组为双辕木车,第三组为2马驾独辀木车,第四组为4马驾独辀木车,最后一组为6羊,并列一排,骨骼保存完整。身上装饰有类似于驾马的铜节约、带扣、铜环等青铜马具,处于驾车状态。羊骨身后车辆被破坏。3座陪葬坑出土多种形式、多种形制和多种用途的驾车与不同数量的驾马,对认识单、双辕车的使用和功能提供了新资料,为研究秦汉时期丧葬用车及陪葬用车提供了重要物证。

  相关考古专家表示,该墓葬从属于秦始皇帝陵的特征显著,与秦始皇帝陵整体规划设计紧密相关,时代为战国晚期到秦统一;墓主等级极高,是帝陵规制下的“帝国第一陪葬墓”。它见证了夏商至战国晚期王陵“集中公墓制”的消亡,昭示了战国晚期到宋元明清帝陵“独立陵园制”的形成与确立,折射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由血缘政治到地缘政治的巨大历史变革,极大地丰富了对秦帝国统一前后物质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的认识,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也是研究当时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研究华夏文化由“多元”到“一体”演进、升华的历史实证,体现出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特点。

  (本文图片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提供)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