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化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
2024年01月31日 10: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月31日第2827期 作者:李并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开放包容、海纳百川,是中华文明具有强大和长久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敦煌文化是在中原传统文化主导下的多元开放文化,敦煌文化中融入了不少来自中亚、西亚、印度和我国西域、青藏、内蒙古等地的民族文化成分和营养,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东西方文化融合发展的亮丽底色与崭新格局。例如,敦煌遗书中不仅保存了5万多件汉文文献,而且汇聚有大量中国国内少数民族文字以及一批西方国家民族文字的写本。又如西方传入的“胡文化”,对敦煌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

  汇集国内外诸多民族文字文本

  敦煌文书中保存的我国少数民族文字以及西方国家民族文字的写本,有吐蕃文、回鹘文、粟特文、于阗文、突厥文、梵文、婆罗米字母写梵文、佉卢文、希腊文、希伯莱文等语言文字的文本。此外,莫高窟北区还发现西夏文、蒙古文、八思巴文、叙利亚文等文书,可谓兼收并蓄、应有尽有。这么多古代东西方民族、国家的文献汇集一地,本身即表明敦煌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这些文献大多为以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新资料,它们对于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汇交流交融,以及中古时期的民族关系、语音学、文字学等研究贡献巨大。

  例如,敦煌少数民族语言文献中,以吐蕃文即古藏文文献最多,其内容除大量与佛教有关的经典、疏释、愿文祷词外,还有相当多的世俗文献,涉及吐蕃历史上一系列重大问题。由于吐蕃人自己所写的吐蕃时代的文献很少,而敦煌出土的近万件吐蕃文写本,则反映了整个藏人早期的经历和吐蕃王朝的历史进程。敦煌回鹘文文书虽是劫后余孤,但数量仍不少,内容包括各种经文、笔记、医学、天文学、文学作品以及从甘州回鹘和西州回鹘带到敦煌的公私文书、信件等,弥足珍贵。于阗语是新疆和田地区古代民族使用的语言,11世纪以后逐渐消失,成为“死文字”。敦煌于阗语文献大部分已获解读,内容主要有佛教经典、文学作品、医药文书、河西行程记、双语词表等,对于于阗历史、语言文化以及于阗与敦煌的交往和民族关系的研究意义重大。突厥文为7—10世纪突厥、黠戛斯等族使用的文字,曾流行于我国西域、河西以及中亚、西亚等地。敦煌文书中保存有突厥文格言残篇、占卜书、军事文书等。

  敦煌发现的外来民族文字的文献亦不少。如梵文文献除佛经外,尚有《梵文—于阗文双语对照会话练习簿》、梵字陀罗尼、梵文《观音三字咒》等。又如,粟特语又称作窣利语,为古代中亚粟特地区民族使用的语言,敦煌粟特语文献大多为粟特人来到敦煌后留下的材料,内容有信札、账单、诗歌、占卜书、医药文书以及译自汉文的佛典、经书等,实属宝贵。莫高窟北区B53窟出土两页四面完整的叙利亚文《圣经·诗篇》,据之可大大增加我们对蒙元时期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传播的认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敦煌文献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同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藏经洞和莫高窟北区庋存的众多民族文字文献外,莫高窟等石窟中还留下了吐蕃文、西夏文、回鹘文、蒙古文等不少民族文字的题记。敦煌汉代烽燧遗址出土佉卢文帛书、莫高窟北区B105窟出土青铜铸造的十字架,表明宋代敦煌地区景教徒的存在。莫高窟还先后4次出土回鹘文木活字1152枚,为目前所知世界上现存最多、最古老的用于印刷的木活字实物,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融入诸多域外文化的元素

  域外传入的“胡文化”,对于敦煌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古代敦煌的赛祆胡俗、服饰胡风、饮食胡风、乐舞胡风、婚丧胡风、敦煌画塑艺术中融入的西方元素以及医药学文化、科技文化、体育健身文化等所体现出的中西文化交流融汇等。

  以赛祆胡俗为例。赛祆为“赛神”活动的一种,唐宋时期的敦煌尤为盛行。所谓“赛神”,即以祭祀来报答神明所降的福泽之意。祆教,即琐罗亚斯德教,又称拜火教,为萨珊波斯的国教,约在魏晋时传入我国。由敦煌遗书《沙州都督府图经》等见,唐代敦煌城东一里处专门建有安置粟特人的聚落——安城及从化乡,该乡辖3个里,750年时全乡约有300户、1400口人。安城中建有祆庙,其规模多达20龛,专门供奉祆神。敦煌官府为举办赛祆活动经常支出画纸、灯油、酒、麨面、灌肠及其他食品,并且祆祠赛神已被纳入敦煌当地传统祭祀习俗中,藏经洞中亦保存有祆教图像,可见祆教对敦煌文化的重要影响。敦煌赛祆活动的主要仪式有“祆寺燃灯、沿路作福”、供奉神食及酒、幻术表演、雩祭求雨等,反映了外来宗教文化传入中国后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状况。

  又如饮食胡风。作为国际性都市,敦煌的饮食习俗具有浓郁的汉食胡风特色,来自中亚、西亚、中国西域等地的饮食习惯融入敦煌当地传统的饮食风俗中,成为敦煌饮食文化中新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丝绸之路上中西饮食文化交流融汇的生动场景。我曾将敦煌饮食文化的特点概括为:包罗宏大、美味俱全,中西饮食习俗汇聚交融,多民族饮食习俗汇聚交融,僧俗饮食习俗汇聚交融,饮食与医疗卫生保健养生有机结合,饮食与岁时文化密切结合,饮食与歌舞艺术相结合。据不完全检索,仅敦煌遗书中出现的食物品种名称就达60多种,其中源于“胡食”,又经敦煌当地传统饮食习俗影响和改造过的品种即有不少。饮食礼仪中的胡跪、垂腿坐、列坐而食等,亦深受胡风影响。

  再如服饰胡风。作为丝路咽喉重地的敦煌,为今天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古代东西方服饰史料,反映在莫高窟壁画、彩塑中众多人物的着装上,无论是天国诸神还是人间众生,既有中原传统的汉服,又有许多少数民族的衣饰,还有来自中亚、西亚、印度等地的着装,丰姿绰约,美不胜收。其中属于神的服饰有佛陀、菩萨、天王、力士、天女等的装束,属于人的服饰有帝王、各级官吏、武士、僧人、妇女、庶民百姓等的服装。这些服饰又因不同的国家、民族而各具特色,如实地展现了丝绸之路上千余年间各国各民族、各阶层不同身份的僧俗人众的穿戴。如莫高窟初唐220窟等壁画中的帝王像、五代98窟于阗国王李圣天供养像等,头戴冕旒,身着龙袍,皆是用高级丝绸制作的中国皇帝袍服。五代61窟戴凤冠、衣绣花大翻领的回鹘装,脸饰花钿的回鹘公主画像等,显现了当年回鹘贵妇的盛装。至于其他胡服,更是款式多样,观之仿佛使人置身于一座色彩斑斓的中外古代衣冠服饰陈列馆中。

  再如敦煌艺术表现手法中的胡风。敦煌艺术就品类而言,包括壁画、彩塑、石窟建筑、绢画、版画、纸本画、墓画等,内容十分丰富,数量极其巨大。著名学者姜亮夫评价:“而敦煌千壁万塑,则至今仍能巍然独存……这样大的场面,这样多的种色,这样丰富的画派,安能不令世人惊赏!它是世界第一座壁画塑像的宝库,是我们大好骄傲的遗产,也是艺术界的宝典,史学上的第一等活材料!总之,以艺术来说,敦煌的唐代美术,是融合了中国的象征写意图案趣味的古典艺术与印度的写实手法,而发挥出其交融后最美丽的光彩,是中土美术得了新养分成长最为壮健的一个时代……它包罗了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也包罗了中西艺术接触后所发的光辉,表现了高度的技术,及吸收类化的精沉的方式方法,成为人类思想领域中的一种最高表现。”

  敦煌文化包容性的意义

  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文化在其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形成了突出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并不排斥外来的同质或异质文化,不是简单的混合,也不是取消差异、取消民族特色。文化的认同并不等于文化的同化,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以“我”为主对外来文化进行的改造与融合,是在更高层次上和更广范围内的优势互补和创新发展,彰显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特征。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自由交流,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融汇合,使得敦煌文化绝非仅仅是本乡本土的产物,而成为整个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融汇、创新转化的典型代表。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