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2024年02月06日 11: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6日第2831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1月28日,建构中国自主旅游学科知识体系研讨会在线上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文旅案例研究,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会上发布了《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3)》和《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报告(2023)》。

  讲好中国红色文旅故事

  红色旅游已发展成为展示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的重要窗口,并在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文化强国建设等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旅游研究院红色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刘建平表示,随着红色文旅顶层设计逐渐完善,革命文物家底基本摸清,整体格局逐步形成。推进中国革命文物保护事业长足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各部门协同合作,提升民众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要通过资源模拟、数字赋能、加强法律法规等措施科学全面保护革命文物。此外,还应创新革命文物的展呈方式,讲好中国革命文物故事。

  长征沿线非遗保护面临多重挑战。对此,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王兆峰提出,要通过重研究、深发掘、强保护、巧演绎等方式形成跨学科的长征文化研究共同体。探索一体化的非遗教育研培传习网,发展长征红色非遗传承主体。重视红色非遗的数字科技活化利用,构建多业态的长征红色文旅产业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研究院院长邓爱民表示,红色旅游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重视红色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红色遗产原真性是红色旅游得以开展的前提和基础,针对红色遗产原真性保护,能够促进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为挖掘资源内涵、提升旅游品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3)》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阐述了新时代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特征及成就,并通过分析经典案例提出了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院长助理、《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3)》主编王金伟表示,红色旅游是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红色精神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新时代的红色精神备受关注。

  积蓄中国乡村旅游力量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特色富民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发展体系不断完善,并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报告(2023)》指出,随着旅游市场的全面复苏,我国乡村旅游迎来重大利好,优势潜力持续释放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深入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未来有必要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破地域限制,实现协同联动发展;完善配套设施,优化社区发展环境;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数字技术应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积蓄乡村旅游力量。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院长、《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报告(2023)》主编吴志才表示,数字乡村是乡村未来发展新方向,是提升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燕琴表示,在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始终将文化遗产保护放在首位,秉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大文物的传承和保护力度。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文化遗产系副教授张祖群谈到,电商对乡村旅游的重构效应体现为经济重构、空间重构和社会重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降低了经济地理空间摩擦成本,电子商务实现农业产品流通和乡村旅游弯道超车。同时,农业文化遗产地以旅游、民宿、文创、电子商务等替换传统的种植养殖空间,吸引有识青年、社会精英等对本社区文化、地域文化产生认同,增加乡土自信。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未来要进一步深挖乡村旅游潜力,持续扩大高品质服务和优质产品供给,稳步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

  会议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科研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等承办。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