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海派民俗文化
2024年02月07日 10: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7日第2832期 作者:本报记者 查建国 陈炼

  1月26日,上海市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海派文化与中华传统节日”主题沙龙在沪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传统节日的保护传承与双创、海派文化的发展与研究等问题展开交流。

  传统节日是“两个结合”重要抓手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文明进步的重要产物,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纽带。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表示,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春节的形成过程中既有对多元文化元素的吸收,又有向海外的扩散与传播,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兼收并蓄中不断前进的特点,是我们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

  传承中华传统节日有助于深入落实“两个结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田兆元认为,民俗生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民俗生活中最华彩的时间是传统节日,它是文化的聚合与传统的盛会。春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之首,上海汇聚了四方人士,有着多元的春节文化特色,形成独特的海派文化礼俗。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不凡认为,上海是“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首提地,我们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要求,让传统节日成为“两个结合”的重要抓手。

  无论是海派文化,还是中华传统节日,反映的都是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一种精神关系和实践关系。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今天的上海为人们实现美好文化生活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和真实的城市体验空间,在文化建设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造性上既有独特优势又有新的诉求。通过传统节日落实“两个结合”必须实现其现代转化,通过仪式化、产品化、在地化等方式让传统节日更加贴切现代日常生活,在生活中激活人们对节日和节俗的实际需求。

  海派文化要在兼容并包中创新发展

  节日作为重要的时间节点,有着纪念性、周期性、狂欢性的特点。“传统节日或来源于宗教祭祀,或来源于天文农事,而现代节日则更多来自政治经济社会的动因,相应地也对传统节日带来了一定影响。”上海大学科研管理部副部长曾军提出,传统节日的传承有赖于城市作为文化的容器,有赖于日常生活商品文化消费动力的支持,还需要自上而下的开放包容和积极倡导。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叶舟提出,中国传统岁时节日体系是传统环境下天人关系的表达,更是传统时代社会生活的表现形式。岁时节日体系的发展既有各区域的独特性,更有区域之间的融合交流,同时逐渐世俗化、娱乐化和商业化的特点。这些特点在上海的海派文化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古今承续、海纳百川、中西融汇、多元并存”是上海节日民俗中最重要的特色,有利于传统节日民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通过提升上海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使中华传统节日成为展现海派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徐剑认为,传统节日是城市文化生命力的重要支撑,对于构筑城市形象识别、彰显城市文化特色具有重要意义。从国际传播的视角来看,海派文化要想在与中华传统节日的结合中实现创新性传播,就需要确立可识别的“文化标识系统”,不断放大上海文化品牌的标识度和影响力,使中华传统节日成为展现海派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在世界舞台彰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风范魅力。

  中华传统节日在广泛流布和长期传承中,不仅融入了多元文化元素,也不断向海外传播,是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珍贵活态样本,影响极为深远。上海市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毕旭玲认为,传统节日的传承保护有助于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打造,但也需要不断探索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形式、新路径。在传统节日与海派文化的创新创造方面,学术界、媒体界和业界需要加强深度联结,实现传统文化与市民的双向奔赴,创造出学用结合、适合新时代的新形式,在兼容并包中实现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