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新时代中华民族大团结形象
2024年03月11日 14: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3月11日第2849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采访整理

  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发挥各民族语言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有作用,推动塑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中华民族大团结形象。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共同性是目标,多样性是要素和动力。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各民族枝叶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激活服务于共同性的多样性要素和动力,塑造更多更有说服力、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中华民族大团结形象。

  塑造新时代中华民族大团结形象,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国家通用语言起着主导作用。各民族语言文化资源要主动配合,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服务于强国复兴这个总方位和目标。只要是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强国复兴、有利于各民族语言文化资源的“根深干壮”和“共同性”,都要毫不浪费地用好、用足,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纳日碧力戈(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教授) 本报记者 段丹洁/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