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吴楠)8月10—11日,“皖学与明清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安徽大学举行。
与会学者提出,在新技术、新挑战、新变局和新机遇层出不穷的今天,我们需要通过多学科交叉展开新的研究,在深入探索皖学学术体系、丰富内涵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当下和未来的学术与文化发展积累成果,开拓资源,寻找启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主任石云里分析了方以智《天步真原引》与清初天文学思想的关系。石云里认为,方以智为《天步真原》所写的序言《天步真原引》,体现了方以智在天文学中西之争时代所持的开放和包容态度,代表了当时一批守正创新的天文学家的普遍立场和思想倾向。
明末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和方以智针对阳明后学的“悬空本体”弊端,从不同方面发展了理学的本体论。安徽大学方以智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建刚比较了王夫之与方以智本体论的异同。他表示,他们的本体论是从明代末年的气学思潮中发展出来的,也可以称为“道体论气学”。他们共同主张“理气合一”“理在气中”,但差异在于,王夫之的本体论取消了先天,特别重视后天,是“后天本体论”;而方以智的本体论重视先天与后天的贯通,是“无对待在对待中”的“逻辑本体论”。
对清中叶乾嘉学派的研究是现代学术研究的显学。“不过,受制于现代分科的学术体系,对该学派中经学与数学、自然科学的关系仍然留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朱一文研究了清中叶算学与经学研究的几个问题。他提出,现代研究者往往不自觉地以带有普遍性观念的数学为分析工具,然而这一观念在哲学研究上并非显然,在历史研究中更是有害的,可能导致对历史文本中具有多样性的数学实践的误读。
晚清著名学者俞樾的《论语》研究主要体现在《群经平议》《第一楼丛书》《曲园杂纂》《俞楼杂纂》等六部书中。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华宝表示,虽然俞樾在《论语》文例的揭示和具体条目的研讨上存在一些可讨论的空间,但他对《论语》的解读有其独特之处和贡献,展现了兼容并包、崇尚实证、重视心得与务求通博的通儒特征。俞樾对《论语》研究的前后差异、汉宋兼采的特点、思想的丰富性,展示出在晚清新潮涌起的格局下,他既守正又创新的一面。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许家星提到,饶双峰对宋元时期的徽州朱子学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既体现在亲传弟子程若庸对其思想的发扬,更见之于陈栎、胡炳文、倪士毅等人对双峰学的主动吸收。研究元代新安朱子学不能忽视饶双峰的影响,应通过研究饶双峰来认识和反思其“求真是之归”的思想面向,以获得对新安朱子学的新理解。
天津音乐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石林昆从江永所著的《律吕新论》《律吕新义》《律吕阐微》三部乐律学著作出发,提到江永从礼学研究转向乐律学研究,充分体现了清代中期学术由宋明理学转向乾嘉汉学的历史进程。而江永对音韵学、训诂学等专门学科的研究,也代表了乾嘉学术向专门研究转向的新趋势。
会议由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办。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