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构中国政党研究自主知识体系
2024年08月28日 10: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8月28日第2965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清俐 吴楠 通讯员 何淼

  8月23日,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比较政党与政治研究中心、山东大学世界政党研究中心在山东威海共同举行以“政党与现代国家成长”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政党研究论坛。与会学者聚焦世界政党政治新态势,探讨政党与现代国家发展规律,谋划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建设路径等,以期加快建构中国政党研究自主知识体系。

  关注世界政党最新发展态势

  “政党的价值理念、领导水平、治理能力、精神风貌、意志品质,直接关系国家现代化的前途命运。”山东大学副校长曹现强表示,政党作为现代化事业的引领和推动力量,不仅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人类共同议题的解决、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变迁当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政党政治呈现新特点、新态势,深刻影响着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主任、世界政党研究所所长金鑫认为,国外政党政治演进面临“再意识形态化”态势,加剧了国内矛盾与国家间的对立,一些国家的传统政党格局受到民粹主义冲击。同时,政党政治运作方式趋于无序,技术因素对政党政治的发展进程产生干扰。

  南开大学政党与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王存刚认为,国内学界应持续跟踪、深入研究欧洲极右翼政党崛起的现实及对中国对外战略产生的影响,特别是从世界政治与中国对外关系两个视角进行深入研究。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秦法分析了越共政治体制改革的未来走向,提出越南共产党不断转变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力图构建分合有度的新型政党关系。

  理论阐释新型政党制度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的结果。上海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高立伟认为,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与实践,多党合作制度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为世界政党政治发展提供了政党制度文明的新形态,回应了世界政党政治的三大重要命题即执政党执政目的、国家政权行使方式、政党制度运行效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代表人民利益、适合中国国情、运行高效有序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种独具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展现出人民价值立场、文化内在生成、历史必然选择、国家民主实现、制度运行效能意义上由“是”到“能”的中国逻辑。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教授唐皇凤谈到,中国国家建设具有显著的政党主导特征,我们党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来领导社会革命、主导国家治理,成为统领国家建设和现代化发展的轴心力量,确保了国家政策的有效制定和执行,塑造了国家发展的共同目标和价值观念,确保了国家治理的专业化和高效化。

  深化中国政党研究

  在中国学术界,政党研究已成为一个多学科研究领域,但研究质量并未伴随数量的增长而提升。北京大学比较政党与政治研究中心主任王丽萍表示,应在国家建设与发展的框架中,深化政党研究。政党研究应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多重变量纳入分析框架。从时间维度而言,可以思考政党分析的历史视野、政党的动态特征或发展特征、政党研究的相关时序问题;从空间维度而言,可以思考政党的跨国差异、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政党及政治的相互影响、超国家体系对政党及其政策能力的影响等问题。

  “中共党史党建学”是政党研究的一支重要学术力量,已产出不少成果,涌现出较多新概念、新范畴、新论断。“概念体系是建构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一环。以概念、范畴为依托构建理论原理,是建构学科知识体系的关键。”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副院长耿化敏通过案例分析了中共党史党建学概念体系,提出应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导向,围绕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为什么能、怎样继续能”的根本问题,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规律、领导规律、建设规律、长期执政规律的理解。

  山东省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商志晓表示,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建设离不开知识阐发、理念论析、价值引领,我们要阐发知识、明晰知识,阐述理念、论析理念,确立价值、引领价值。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洪森认为,应加强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实践研究,同时借鉴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推进党建研究不断走深走实。

  山东大学世界政党研究中心主任王韶兴表示,建构中国政党研究自主知识体系,是对中外政党政治不同思想认识、学术见解的再凝练,是在世界政党政治知识总和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社会主义政党政治新实践、新发展知识再生产而形成的。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院长方雷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体性视角阐释“党的领导”,认为在“党的领导”理论创新中突出党的政治主体性,是升华中国理论、中国话语的契机。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