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全面推动经济形态的数字化转型,而反映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的生产率增长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却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被称为“生产率增长之谜”。全球性生产率增速的放缓,既反映出数字经济时代生产率测算方法有待完善,同时也表明数字化与信息技术促进生产率增长的潜能尚未显现。因此,如何准确测算数字经济与生产率,理解并激发数字经济时代生产率增长的新动能,将是未来经济学研究与政策制定的重要课题。
全球性生产率增速放缓的新谜团
纵观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经济增长的规律并不是匀速前进的平稳过程,以创新与技术进步推动的生产率增长是经济持续增长与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关键。在18世纪70年代以前,全球经济增长缓慢;直到以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为标志的工业革命的到来,创新与技术变革才极大地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全球主要经济体才迎来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数字经济转型背景下,近年来全球性生产率增速放缓的现象引发广泛关注。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测算结果,英国生产率增长率在2000—2005年年均增长2%,但2010—2015年下降至0.2%。2004年后,美国的生产率增长率也大幅下降,在2010—2015年仅为0.57%。类似地,澳大利亚、日本以及欧盟部分国家均在不同程度经历着生产率增速放缓的困境。中国经济虽然在过去20余年取得了奇迹般的增长,但近些年,尤其是2008年以后,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显著下降,中国经济也进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
关于全球性生产率增速放缓的原因,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解释。一部分学者认为全球生产率增速放缓反映了经济体的真实生产率变化。当今的创新与技术进步远不如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变革具有颠覆性,数字技术的潜力与影响并未充分显现。同时,资本投资率下降、企业间资源错配、僵尸企业等问题导致的生产效率损失,也是经济体生产率增速下降的重要原因。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全球生产率增速放缓与低估数字经济的贡献有关。现有研究中观测到的生产率增速放缓,可能是数字经济下的投入与产出的测量困难导致生产率估计的偏差,并不是真实的生产率变化。因此,准确测算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率,已经成为理解当前全球性生产率增速放缓的重要基础。
数字经济时代生产率测算的新挑战
生产率衡量的是生产过程中要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准确地核算生产的要素投入与产出是生产率估计的前提。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投入与产出均十分明确。其中,资本、劳动、土地等是主要的生产要素投入,而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则为产出。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的就是,单位要素投入所能实现的最终产出水平。不管是参数估计法还是非参数估计法,均需要依赖要素投入与产出来构建生产函数或生产前沿,从而对生产率进行估计。与传统的工业经济不同,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数字化的产出往往也难以衡量,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甚至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函数形式,使数字经济下的生产率测算充满挑战。
实际产出的核算是数字经济下生产率测算的主要挑战,但关于数字经济的统计远远滞后于数字经济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索罗悖论”就指出,“计算机带来的改变无处不在,但在生产率的数据统计上却没有体现”。数字经济时代创造了许多新产品、新服务以及共享经济等新型消费形式,降低了搜索与交易成本,增强了无形资产在经济中的作用,但这些新创造的价值在企业财务报表或官方统计中均未能充分体现。比如,数字产品的供应方可能向消费者销售数字内容,而通过向第三方销售数字产品和发布在线广告的方式盈利,对消费者而言付出的只是时间,但数字产品是免费的,其创造的价值就很难准确衡量。数字经济下,不断有新产品被创造并取代原来的旧产品,产品的价格变化可能来源于质量升级而不仅只是通货膨胀因素,忽视产品质量的升级也可能低估实际产出与生产率。
数字经济卫星账户(Digital Economy Satellite Account,DESA)的构建,是当前许多国家应对数字经济统计挑战的有益探索。卫星账户是传统国民经济核算的辅助统计账户,而 DESA则是可以用于管理和统计所有机构部门进行数字经济活动过程的卫星账户。DESA考虑了数字中介平台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以及生产环节中数字化工具的使用,并对数字经济中提供的免费服务与数据的价值进行评估。此外,考虑到数字经济下生产率测算的挑战,一些研究也转向数字经济福利的测算。比如,基于线上选择实验的消费者剩余测算或需求模型的模拟,能够衡量数字技术、产品或服务给消费者所带来的福利改善。虽然经济数字化转型并不能完全解释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现象,但在考虑数字经济与生产率测算的偏误后,一些经济体的实际生产率增长率将可能高于当前所观测到的生产率增长速度。
数字经济时代生产率增长的新动能
理解数字经济时代生产率增长的新动能与增长潜力,对于促进生产率增长的政策设计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率增长,不仅包括数字技术部门的生产率增长,更包括数字技术与传统部门的融合发展所带来的生产率提高。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定义,数字经济可以划分为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两部分。数字产业化是指由信息产业构成的狭义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行业中主要包括: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产业数字化代表广义的数字经济,是指在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相互融合过程中,在传统部门所产生的数字经济活动。
促进数字与信息技术的供给、采纳与扩散是提升数字经济时代生产率的关键。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具有典型的通用技术属性。信息技术的通用技术属性意味着,信息技术部门的技术进步将促成信息技术使用部门的产品、过程与组织创新,带来部门间与部门内的技术溢出。由于信息技术降低了数字的存储、计算与传输成本,数字经济下的搜寻、复制、运输、追踪与验证成本大幅降低,将对企业经营、创新管理与实践等带来深刻影响,最终传导至企业生产率与经营绩效。
全球性生产率增速放缓,同时反映出经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障碍,制约了信息技术对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数字化转型并不只是信息技术的扩散与渗透,成功的技术采纳与应用往往是反复试错的过程,要求企业具备技能、组织变革、过程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的互补性能力与资产;而互补性能力与资产的缺乏,可能是生产率增长潜力难以显现的原因。数字经济下的信息技术作为促成技术,挑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以及互补性资产的所有权,互补性资产不再成为价值获取的机制,而是作为信息技术发挥功能的条件,价值捕获困难成为数字经济下创新活动的重要挑战。同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使无形资产的比重上升,提高了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加剧创新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抑制了数字化创新以及信息技术的采纳与扩散。即使考虑到生产率的测算偏差,可以推测数字技术革命的影响还未真正显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为了充分激发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率增长,急需创新政策的优化设计与管理,从而着力于消除经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障碍。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