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林业碳汇可持续发展
2021年09月08日 08: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9月8日第2247期 作者:范刘珊 王文烂

  林业碳汇是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的重要路径,是利用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反哺林业的有效方式,是有效的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我国高度重视林业碳汇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委于2018年12月联合印发《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大力支持林业碳汇发展。实践中,各级政府根据地方林业资源的实际情况对林业碳汇项目作出大胆创新和尝试,开展了多元化模式的林业碳汇项目试点。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林业碳汇可持续发展对于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现代林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明晰林业碳汇权权属

  明晰林业碳汇权权属是林业碳汇项目实施的前提条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地“三权分置”有助于明确林业碳汇产权的归属。由于林业碳汇权比传统林权有着更为广泛的权利属性,相比于其他林权权利显得更为复杂,因此需为林业碳汇等生态产品产权提供具体明确的所有权界定。应以法律形式明确林业碳汇以及林业碳汇产权的法律属性,明确表达林地产权与林业碳汇产权的权属关系,以法律形式赋予林业碳汇供给增益者权利,提高其参与林业碳汇供给动力,促进森林生态产品的有效供给。

  随着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以林业专业大户、家庭林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以及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现阶段我国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达28.39万个,经营林地3亿多亩,这成为我国集体林业碳汇供给的主要潜在力量。应充分通过集体林区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整合林业资源、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其通过森林经营管理、造林再造林、护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等方式参与林业碳汇项目建设与经营。积极探索将碳汇林与有机林业、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等有机融合,并实现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分散风险的多元化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其林业收益并降低因林业特质性所面临的风险,推进现代林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延伸。

  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当前大规模林业碳汇主要来自我国重要集体林区的固碳贡献,而林业碳汇交易的发展也依赖于大范围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完善。为此,应基于多元化方式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基于我国集体林区林业资源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持续推进以天然林保护修复、建立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体系为主的生态治理项目,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国土绿化专项行动,继续深化还林还草工程建设,进一步增加我国森林面积覆盖范围、提高森林质量,建立森林蓄积量大县奖励机制。同时,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灾害防控工作,加强重点生物多样区、生态脆弱区和生态廊道保护修复,努力减少林业领域碳排放,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不断提高,进而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探索多元化的林业产业新业态。通过建设绿色发展先行区,大力支持与发展生态林业、有机林业、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等现代林业产业,探索将碳汇林与现代林业产业有机融合,减少现代林业领域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强森林碳汇功能,有效发挥森林的固碳功能。森林文化将成为重建人与森林和谐关系的新载体。在现代林业产业发展基础之上,进一步构建碳汇林与教育、文化、康养、旅游等产业领域深度融合的林业产业新业态,实现集体林区林业碳汇等生态产品链条的转型升级,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林业碳汇等生态产品的高附加值,建立碳中和循环式的现代产业链条,促进林业碳汇的增加。

  健全完善林业碳排放权抵消补偿制度。建立完善的林业碳汇项目碳排放权抵消补偿的审核和流程,构建以“降碳”“贮碳”生态服务功能为导向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林业碳汇市场在生态建设、修复和保护中的补偿作用,进一步完善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政策环境。大力支持和鼓励集体林区林业碳汇自愿交易项目作为抵消项目,使得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等林业碳汇的供给者将营林造林获得的“林业碳汇证”到林业碳汇市场上展开碳汇交易,提高林业碳汇供给者参与碳汇市场交易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林业碳汇能力。

  创新林业碳汇金融供给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以及碳汇发展带来绿色金融需求。现阶段我国林业碳汇项目普遍存在签发周期长、生态价值实现难、林业碳汇市场融资程度低且模式单一等问题,使得作为生态产品的林业碳汇项目“难度量、难质押、难交易、难变现”等现实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为此,需要基于绿色技术为林业碳汇金融营造良好的绿色金融生态环境,鼓励正规金融机构探索以林业碳信用为基础并与林业碳汇项目特点相匹配的多层次创新型绿色金融产品和创新林业碳汇金融质押新模式。

  基于绿色技术为林业碳汇金融营造良好的绿色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提升当前集体林区网络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我国应充分运用物联网、金融科技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绿色金融基础设施有机融合为林业碳汇金融实施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进而解决当前束缚林业碳汇金融发展的现实问题。将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嵌入林业碳汇金融,充分借助数据要素作用赋予林业碳汇金融的深度融合,为林业碳汇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林业绿色金融生态环境,更精准发现并有效防范林业碳汇金融风险,有利于完善林业减排增汇金融支持体系。

  创新林业碳汇项目融资渠道,探索林业碳汇金融质押新模式。基于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鼓励金融机构有序发展林业碳汇基金、林业碳汇权质押贷款、碳汇债券、碳汇期货交易、碳回购、碳租赁、碳托管等与林业碳汇项目相匹配的多层次创新型绿色金融产品,增强林业碳汇增信能力,不断探索创新林业碳汇金融质押新模式。全国重点集体林区应积极探索以林业碳汇为质押物、以远期碳汇产品为标的物的“林业碳汇+林业保险”约定回购融资创新模式,不断满足林业碳汇的有效信贷需求。

  构建林业碳金融普惠平台,鼓励公众参与林业碳市场。依托林业碳汇金融普惠平台,逐步树立公众的林业碳汇市场观念,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将社会公众在工作和生活中践行的低碳行为量化为减碳量,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进一步将林业碳汇金融普惠平台与碳排放权交易平台有效衔接,创新多元化的个人碳产品,用减碳量进行碳抵消提升碳价值,进而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低碳发展,共享生态红利,开展碳达峰全民行动。

  综上,以法律形式明确林业碳汇权权属关系、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创新林业碳汇金融,三者共同赋能林业碳汇的转型升级,对于激发我国集体林区林业碳汇市场动能、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完善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16ZDA02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