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等收入群体扩容提质
2023年06月21日 10: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21日第2676期  作者:赵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党始终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新时代,实现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容提质成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需要和关键举措。

  重要意义

  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容提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体现。新发展阶段的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实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是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价值的超越,代表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方向。

  二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中等收入群体是推进共同富裕的中坚力量,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主体。中等收入群体既是高质量发展的人力支撑载体,又是中高端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主力军。中等收入群体扩容提质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供给体系,为共同富裕提供雄厚物质基础。中等收入群体有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边际消费率较高,对于刺激内需、扩大消费市场具有重要作用。中等收入群体扩容提质有利于激发巨大需求潜力,拉动社会就业和经济增长。通过释放中等收入群体的巨大需求潜力,有利于在扩大内需消费中畅通国内大循环,带动外部循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三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稳定器”。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容提质有助于畅通自下而上的社会流动通道,推动低收入群体向中高收入群体迈进,不断缩小贫富差距,有效防止两极分化,弥合社会摩擦裂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中,中等收入群体生活安定、收入稳定,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是社会基本秩序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代表,有利于发挥社会“稳定器”功能。同时,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共建共享,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有利于形成长治久安的良性社会结构。

  任重道远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5698元。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但还存在发展不充分、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等突出问题,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实现扩容提质任重道远。

  一是中等收入群体发展不充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标准,一个家庭收入10万—50万元为中等收入群体。我国目前中等收入群体有4亿人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0%,整体规模偏小。二是中等收入群体结构不合理。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大部分刚迈进中等收入门槛,主要依赖工资性收入,应对外部冲击的抗风险能力较弱,亟待提质强化。三是中等收入群体分布不均衡。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大,当前约3/4的中等收入群体为城镇常住人口,约60%的中等收入群体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此外,中等收入群体主要集中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主要路径

  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全球通胀仍处于高位,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国内经济增长企稳向上基础尚需巩固,需求不足仍是突出矛盾,部分中低收入人口以及低收入人口向下流动的风险加大,中等收入群体扩容提质亟须系统谋划、有序推进。

  一是启动提质专项行动。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以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引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更多中高收入就业岗位,提升中等收入群体就业层次。实施知识更新工程和技能提升行动,系统培育高水平工程师、高技能人才,提升中等收入群体综合素质。拓宽城镇居民财产性增收渠道,支持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夯实中等收入群体的就业基础和收入增长源泉,确保现有中等收入群体整体规模不缩减、总体收入有提升。

  二是有序推进倍增计划。建立“潜在中等收入群体”评判标准,构建“全面覆盖+精准画像”的倍增人群基础数据库,有序实施“精准扩中”策略。围绕重点人群精准施策,推进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实施一系列财税优惠政策,鼓励创新创业,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提高低收入群体就业率和工资收入增长率。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鼓励设立首席技师、特级技师等岗位,拓展人力资本上升空间。深化劳动力市场配置改革,畅通低收入人群社会向上流动通道和纵向发展阶梯,创造更多致富机会,促进低收入群体稳定增收,有序跨入中等收入群体。

  三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中等收入群体扩容提质的重点与难点在农村,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打造产业承接、创业就业、扩大内需的新增长点。大力支持建设特色镇村、现代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等,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培育发展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新兴经济业态,提高农户经营性收入比重。探索资源、土地、生态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改革,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提高农户财产性收益。加大农业补贴等惠农政策力度,健全教育、医疗、就业等专项救助制度,深入推进兜底保障,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升级。

  四是持续帮扶特殊群体。在中等收入群体扩容提质的进程中,要注重向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特殊类型地区的群众倾斜,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着力补齐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短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持续深入推进对口帮扶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推进民族地区发展。加快革命老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加快推进生态退化地区、资源枯竭型和老工业城市转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特殊类型地区转型发展。同时,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维护网络主播、快递员、网约工、货车司机等灵活就业群体的合法权益,保障灵活就业群体公平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推动养老体制改革,提高老年群体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最大程度保障老年群体的中等收入水平生活。

  五是完善系列支持政策。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民营经济在财富创造、创新创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和合理增长机制;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健全劳动力、资金、土地、技术、数据等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机制;完善再分配、三次分配制度设计,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及慈善等调节力度。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推进教育公平,加强“双减”治理,减少家庭教育支出,缓解教育焦虑;强化基本医疗卫生公益属性,统筹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综合梯次减负功能;坚持“房住不炒”,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满足城镇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诉求;推行稳物价、保民生等措施,降低居民生活成本。健全职业教育体系,迎合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中等收入群体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强化职业教育培训、转岗和再就业能力建设,推动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增加低收入地区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防止贫困代际传递。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凉山彝区规模性返贫风险及防范研究”(22BMZ15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