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链主体协同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4年01月26日 15: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月26日第2824期 作者:王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不同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引致的生产力跃迁,既包含对历史的积累,也基于现实的需求,更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形成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适应发展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世界经济发展史的背后是技术变革驱动生产力跃迁的进程。18世纪后期,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力取代人力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也使英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并全球领先。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电力和内燃机等技术变革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德国和美国凭借在世界工业领域的领先地位成为经济强国。20世纪70年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标志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电子计算机、卫星通信技术、航天技术等引领世界从电力时代进入信息时代,人类社会生产力再一次大幅提升,美国也发展成为全球科技霸主。可见,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飞跃都以一系列开创性的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为先导因素,最后成功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并确定了各个国家的领先地位。

  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依靠资源要素投入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现了经济总量的快速提升,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过去的高速增长模式也带来发展质量和效益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深层次问题。作为前三次工业革命的跟随者,中国体现为“并联式”发展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完全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串联式”发展进程。而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我国把握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大幅提升劳动生产率,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近年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中美战略竞争加剧,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存在“卡脖子”难题,制造业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与演化,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成为中国在新发展阶段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特别是在数字技术领域,我国应充分利用各类数字技术赋能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探索跨界融合,突破技术瓶颈,更好地适应当下的国际环境和中国经济发展新形势。

  强化创新链主体功能定位

  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涵盖范围广、面临的不确定性强,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因此,加强和优化创新链中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主体的功能及其之间的相互协同尤为重要。

  高校需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的显著特征,对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依赖性极强。而人才工作是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基础支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存量上提前布局、抢占先机,充分发挥高校在知识创造和培养科技人才方面的关键作用。一方面,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培养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使其将数字技术有效融入已有学科知识中。另一方面,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加快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未来产业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专家等,并从专业设置、技能培养、人才评价等方面提前布局。此外,鼓励高校与产业界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实验室研究等方式,将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更好地联系起来,为推动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奠定基础。

  科研院所要在新兴科技领域加大源头技术供给。一方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需要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更好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科研院所可通过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高校和政府等协作开展交叉科学和跨学科研究,尽快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推动基础研究能力提升,使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奠定基础。实现科技创新重大突破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人才考核和评价制度方面也应有必要的新探索,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引导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企业应不断提高技术研发与应用水平。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通常扮演着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的角色。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应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从全球产业链和技术演化路径出发,面向科技前沿领域进行优先布局,谋划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构建面向未来产业的创新生态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快形成数字生产力。其中,国有企业作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力量,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加速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具体行动上发挥自身优势,发挥好“主力军”作用。民营经济在转型升级方面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对市场需求和变化更为敏锐,应积极探索更多的技术发展可能性,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加强创新链多元主体协同

  充分挖掘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价值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普及,使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创新链各主体在创新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数据资源,有助于开展更广泛深入的研究,提供更准确全面的决策依据,进而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开发。同时,将来自不同主体的数据要素进行特定领域的合理共享和有效协同,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地开展针对性技术研发。这就要求探索构建数据标准化机制,建立开放式数据平台,让数据的处理、分析及其决策过程更加高效、准确,同时探索有效的数据监管和利益分享机制,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培养满足技术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人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掌握着大量隐性知识,人才流动有助于知识由生产环节到产业化阶段的传播与应用,促进跨界合作与知识转移。因此,高校和科研机构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前培育优质创新型人才,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打好基础。这就要求完善创新链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建立产学研人才双向流动和合作平台,探索更加灵活的人才聘用和评价制度,开辟更多的联合研究项目方向,让各类人才发挥最大价值,使人才知识结构、人才队伍建设在有限时间内更好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

  需求协同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机理。实现创新链多元主体协同需要以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重点领域,结合产业实际需求开展协同创新。这就要求在不同主体间建立需求沟通和反馈机制,使高校与科研院所能够精准开展理论研究、及时调整研究方向,企业能够提供实践验证和应用场景,通过需求协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多元主体需求协同还有助于相关需求及其解决方案的不断优化,在市场环境快速变化和技术创新不确定的背景下,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真正培育新质生产力。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研究”(22ZDA044)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