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两个结合”的重大现实意义
2024年01月26日 14: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月26日第2824期 作者:张凯作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在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这一论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两个结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联系各民族的纽带,是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究其原因,在于中华民族历经百年奋斗,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站起来离不开革命斗争,富起来离不开经济建设,而强起来则离不开文化建设。

  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民族文化的复兴。在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两个结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因素。

  纵观历史,中国人心目中代表国富民强的汉唐盛世都伴随着文化的大放异彩。在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国和西域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等各个方面相互交流。汉朝的文化影响力如此深远,以至于“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称谓延续至今。在唐代,中国的开放和包容使得周边国家的学子纷纷前来求学,《唐会要》记载:“已而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国酋长,亦遣子弟请入国学。于是国学之内,八千余人。国学之盛,近古未有。”中国俨然是世界的文化中心。直至今日,世界各国华侨聚居区仍被称作“唐人街”。

  立足我党百年历史新起点,“一个结合”发展为“两个结合”,这是党的最高领导人面对不同时期中国的具体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反映。

  “两个结合”是面对大变局时的战略定力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变局,坚持“两个结合”是我们保持战略定力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面对变局的经验,为今天的中国提供了充足的参考资源。

  作为六经之首,《周易》全书都在讲变易之道,六十四卦的排序即变化的痕迹,每卦爻位彰显了变化的规则。张岱年先生说:“中国哲学有一个根本的一致的倾向,即承认变是宇宙中之一根本事实。变易是根本的,一切事物莫不在变易之中,而宇宙是一个变易不息的大流。”可以说,随时变易的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在此影响下,中国思想家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提炼出诸多应对变局的灼见。

  回顾历史,中国社会也经历过数次大变革,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中国社会应对变革的重要力量。从春秋战国到秦汉,儒道法三家交互作用,各领风骚;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儒释道三足鼎立,齐头并进;从五代十国到宋元明清,儒释道三教相互激荡,形成宋明理学。这是中国历史上三次著名的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转折点,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引领中华民族渡过艰难险阻,而且在变革和转折中自我革新,呈现出螺旋上升的趋势。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结合”为我们提供了政策前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在新时代更好地服务于党和人民;同时,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做出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决策和方案。

  “两个结合”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根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精髓在于它根植于中国深厚的文化沃土,凸显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为世界与人类问题提供了更优的解答方案。中国式现代化闪耀着“两个结合”的光芒,“两个结合”也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广阔、更深层的发展空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好生之德。《周易·系辞上》云:“天地之大德曰生。”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孕育、抚养生命为神圣的使命。中国式现代化传承了这种好生之德,决意带领占全世界约1/5的人口步入现代化,这是对全世界现代化的重要推动,也是对人类福祉的巨大贡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富民的政治理念。《管子·治国》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不是某一阶级、群体、行业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这种盛世宏愿正是传统文化孜孜以求的境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给予同等关注。《管子·牧民》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人民应当知晓礼节荣辱,拥有较富足的精神世界。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周敦颐倡导“孔颜之乐”,正是一种超越物质生活的精神之乐。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物质与精神并重思想的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敬畏自然。《论语·述而》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孔子只用鱼竿钓鱼,而不用大网来捕鱼;用带生丝绳子的箭射鸟捕猎,但不射归巢栖息的鸟,这都体现出孔子对于万物的爱惜之情。中国式现代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对于自然的关切是传统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在当今社会的新诠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和平。以和为贵是中国人的普遍信条,讲信修睦、亲仁善邻传达着对邻邦的友爱,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书写着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两个结合”的成果,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了一条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之路,这是中国基于深厚文化底蕴为人类社会作出的重要贡献。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

  百年党史中的每一次理论创新都闪耀着“两个结合”的光芒。毛泽东同志主张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针对传统文化,他指出“孔夫子的传统不要丢”,“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应当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并引用《汉书·河间献王传》中的“实事求是”一词作为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继承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命题;同时,他强调“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并援引《诗·大雅·民劳》和《礼记·礼运》中所提到的“小康”构想作为当时中国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产党人的‘心学’”这一概念,这是“两个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陆王心学是宋明儒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其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人应当如何自我修养,以达到圣贤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将心学应用于党性教育,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将个人修身养性之学拓展为党派的修养理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传统心学的重要创新。共产党人的“心学”与传统心学既一脉相承,又是对传统心学的超越。可以说,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对“两个结合”的生动实践。

  创新是最好的传承。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具有理论创新的意识。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才能蒸蒸日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今的发展才能历久弥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代的发展才能朝气蓬勃。身处又一次思想解放之中,我们应充分抓住机遇,深耕“两个结合”,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作者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市委党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