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耕读研学”中弘扬劳动精神
2022年10月21日 03: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0月21日第2513期 作者:王莉婧 张清江 张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一重要论述突出了劳动教育在“五育并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发展,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具有根本性指引作用,也为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颁布实施,同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和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作出了顶层设计和周密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新时代劳动教育,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而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在实践中落实这一部署,以真正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效果,使劳动精神真正得以弘扬。本文基于“耕读研学”的创新探索和实践经验,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具体落实提供经验上的介绍和反思,以期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有益启发。

  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它创造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全部物质条件,是人的生命存在和全部社会活动的前提,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促使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用恩格斯的话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劳动不但创造了人的物质生活,满足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实现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积累,而且充盈着人的精神世界,人最终要通过劳动来实现人之为人的自由本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因而,生产劳动在根本上关乎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生存论意义上的基础活动,它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劳动相对立,是人的智力与体力的有机结合和自由发挥。

  在中华文明的悠久传统中,勤劳始终是备受褒扬的优秀美德,《左传》有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天道酬勤”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表达。中国人对勤劳的推崇,不仅来自农业文明中劳动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重要价值,更包含着精神转化的深刻意涵:劳动所关涉的身体活动,与人格养成和道德发展紧密相关,因而具有基础性的教化意义。《孟子》的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清楚地将身体劳作与心志修养、能力提升密切关联在一起,其包含的身心关联论述,成为儒家修身学的重要主张。朱熹理学也强调,“洒扫应对”等劳动行为包含着“精义入神”的性命之理,在这些事上磨炼,是格物穷理的重要步骤。正是在这一思想传统中,晚清名臣曾国藩教导其子侄要保持“勤敬”品格时说,“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耕读传家”的中华古训,并非把“耕”和“读”作为各自独立的两种行为,而是有着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内在关联。因而,对儒家传统来说,劳动关乎个人的精神发展和德性养成,是“为己之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可见,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还是在儒家思想的传统论述中,劳动都不是单纯的体力活动,而是跟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德性养成紧密相关。因而,劳动教育也就包含着要在劳动活动中促进身体和德性各方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用今天的话来说,即是要发挥其“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更要注重通过价值取向与实践的结合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在劳动教育中涵摄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共同进行,它必定包含着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综合内容,包含着身与心的共同成长。

  “耕读研学”课程体系的内容

  基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理念,“耕读研学”课程体系主要由“耕”“读”“研”“学”四个部分组成。

  “耕”指在农业基地参与农业种植、采摘、分装等耕作任务,同时实现集体生活劳动自理,并开展一定的社区义务劳动等。通过专业的农技师设置由浅入深、由轻及重的耕作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农业知识和技能,并在生产过程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体验从简单劳动、原始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感受劳动创造价值的直接经验,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

  “读”指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弘扬积极劳动价值观的经典文献。通过发挥哲学专业优势,指导学生深入研读关于劳动问题的经典文献,分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劳动价值理论的学理基础,落实社会主义劳动观理论教育,落实个人修养及价值观教育,并在理论联系实践中使学生建立劳动价值认同,最终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引领作用。

  “研”指运用社会调研的专业方法,在乡村基层开展考察调研,了解乡村的人情风貌、国情社情,厚植学生家国情怀。通过集中讲授乡村社会调研的方法和意义,指导学生形成访谈提纲,明确调研目标,并最终形成调研报告。通过实地走访和入户调研,拓宽学生对乡村社会状况的认识,以此让学生深入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前后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加深对党领导中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伟大意义的认识。

  “学”指认真学习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以综合学习与生活劳动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社会主义劳动观和价值观。通过安排集中的课程将生产劳动、劳动理论学习、社会调研、日常生活劳动融为一体,极大增强劳动教育学习效果,有效提升学生的劳动价值认同,促使学生在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中,学会带着哲学的理论和眼光更加切实地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学会尊重每一位平凡的劳动者。

  该课程体系的设计,涵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生产劳动教育、社会调研、日常生活劳动等。一方面通过发挥学科优势,落实社会主义劳动观理论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发挥农业基地平台优势,开展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劳动,使学生既能够强健体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优秀品德和实践能力,也能够体验基层社情民情,理解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厚植家国情怀。

  “耕读研学”课程体系的主要特色

  第一,强调“耕读研学”不同部分之间的内在贯通与协调促进。充分发挥耕、读、研、学等不同部分各自的育人功能,并将之贯通成为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有机整体,努力在一个集中、特定的时空场景中,让学生通过劳动的基础路径展开自我学习和身心实践,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培育其劳动精神。

  第二,强调经典、社会与自然等不同维度的共同涵养和相互支撑。在“耕读研学”的课程体系中,学生要触及经典、社会和自然等不同维度,并由此获得不同身心智慧的涵养育化。在自然中感受美,在调研中了解社会,在经典中学习知识和精神价值,在面对他人的相处和实践中克服自我的封闭性,这些都对塑造学生整全人格具有积极正面的价值。

  第三,从劳动实践延伸至知识传递、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的综合培育。“耕读研学”不是单纯的劳动实践,还包括知识内容的传递和对社情民情的切身关注,对于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情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对生活经验的真切感受,对于哲学反思和构建意义重大,也会成为思想创新的实践动力。

  总之,“耕读研学”课程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哲学的理论优势,并将这一优势与社会生活实践关联在一起,在经典、社会与自然的共同涵育下,将专业理论与学生的身心、社会实践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课程体系的实践,真正体现了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理念,为人文基础学科如何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了一条创新路径和思考方向,对于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