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NFT在艺术界掀起了一股风潮,被应用于数字收藏品、纪念品、游戏、音乐、潮玩等多个领域,吸引了大量个人与机构涌入。NFT的出现让艺术界找到了与区块链这种新兴技术相结合的契机,让“加密艺术”(Crypto Art)这一新兴事物获得了更广泛的关注。NFT是什么?加密艺术又是什么?艺术为什么会与区块链技术产生关系?那些由NFT“铸造”的艺术品为何会突然走红而身价倍增?这些问题引发了不少人的好奇与关注。
何为NFT
NFT全称为“Non-Fungible Token”,直译为“非同质化代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生成的通证及其相关项目。与之前的比特币、以太币等加密代币不同,由于采用了ERC721/ERC1155/ERC998等协议,每一枚NFT都是独一无二的。当某一NFT与某一具体数字商品/内容绑定时,意味着该NFT持有者对这一数字商品的所有权。所以,NFT看上去更像是一份由原创者签发的正品防伪证书。
NFT本质上是数字内容的通证化。区块链凭借“透明公开、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性”的技术特性,成为被应用于很多领域的信任工具。NFT正是借助这一技术特性,确保数字商品的不可篡改、可证明的稀有性、长久存在、可交易、高流通以及可编程性。创造数字商品NFT的过程并不复杂。在一些加密艺术交易平台上,创作者可以将图片、视频、音频或3D模型文件等上传至平台,并在区块链网络上创建一笔交易。这笔交易会生成一个与该作品关联的NFT通证,而每个NFT对应唯一的通证编号,之后创作者使用非对称加密对该交易进行数字签名,以证明作品的真实性。
由于数字作品存储和发布在公开的分布式区块链网络而非传统社交媒体的中心化服务器上,因此作品可实现长久保存,不会被删除或封禁。NFT的唯一通证编号对应一个地址,依据地址变化,我们可以追踪到该NFT权益的流通和归属情况。所有者凭借其私钥,确保对该NFT的所有权。智能合约允许对NFT的供应数量设置上限且不能修改,以此来确保原始作品的稀缺性。比如,像素图像作品“加密朋克”(CryptoPunks)的总量固定为一万个,而其之所以创造了千万美元的交易纪录,很大程度上源于这种稀有性以及广泛的社区支持。创作者可以在加密艺术平台销售自己作品的NFT,还可以使用拍卖、招标、拆分、捆绑等其他复杂交易功能。由于版税规则事先被集成在NFT智能合约中,每当该作品被卖出或被使用时,作者都能自动获得一部分收入。NFT这种通证化形式,不仅提供了一种在区块链上验证数字商品所有权的工具,也为加密艺术市场的建立与繁荣创造了条件。
加密艺术蓬勃发展
艺术领域是技术创新驱动的前沿阵地。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赋能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在艺术领域找到了用武之地。加密艺术正在成为一股蓬勃发展的新兴势力。广义的加密艺术,是指所有以加密为主题的艺术创作。这些创作多以密码朋克运动、加密货币信仰、加密社区文化等为题材。比如,早期流行的将秘钥藏入画作的解谜作品、基维宁(Vesa Kivinen)描述比特币硬分叉事件的《分叉与翻转》等。随着NFT技术形式的出现,加密艺术迅速演变成一种技术驱动的运动。所以,狭义的加密艺术,则是指运用区块链技术创造的数字艺术作品,或以NFT形式直接在区块链上发布、流转和交易的艺术创作。区块链技术的运用,被认为是近几十年来数字艺术运动的最新探索,更进一步推动了传统艺术向数字艺术的转变。加密艺术和数字艺术的区别在于,前者属于后者,但前者在区块链上。加密艺术的兴起带来的或不仅是一阵风潮,而可能是艺术领域全方位的变化。
其一,区块链技术的介入为艺术表达提供了一种新工具、新媒介、新载体,同时也为虚拟世界的游戏物品、收藏品、艺术品等找到了一种合适的纯数字化的铸造方式,以及数字作品所有权确立、转让和交易可验证的解决方案。另外,传统艺术作品具有封闭性的特点,即作品创作过程结束即为完成;而NFT的可编程性,则可实现创作者与创作对象、收藏者等创作行为的联动,这相当于将艺术创作权开放给了更多人。
其二,区块链革新了数字艺术存储、传播、流转、交易的途径。加密艺术运动已发展出不少数字艺术创作交易新平台,创作者可以不再依靠单一的画廊和拍卖寄售;NFT的通证化及无国界性使得艺术品通过网络推广、交付更加便捷,大大增加了作品的流通性;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记录方式,确保所有交易价格和过程公开透明;未来随着区块链及NFT相关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艺术领域或将产生更多样、更灵活的金融和应用场景,收获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将创作阵地从线下转向加密世界。
其三,区块链和NFT的更大意义,或在于其为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将自己的作品(劳动)货币化的可靠通道。创作者自己就可以把作品卖出,让自己成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中介、代理商的作用。有了内置版税规则的智能合约,创作者自己就可轻松处理交易流程和版税问题,并可以自由制定交易规则。比如,通过制定一些规则,交易行为会自动触发后续动作,作品也可以反复交易,创作者可以从每次销售中获利。同时,NFT作为通证可以做到进一步拆分,有助于解决团队作品难以区分和量化个体贡献的难题。这种对原创行为较为精准的正向激励,有助于促进艺术及创意领域创造力的爆发。
未来面临挑战
从短期来看,近来的NFT热潮以及大部分加密艺术作品的价格泡沫多受金融和投机驱动,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也饱受争议。但长期来看,NFT以及加密艺术或为数字时代发展的一种趋势。当然,这里也有诸多难题需要解决。
其一,目前NFT仅提供了一种验证“原生”数字作品的方法,这些作品一开始就以加密通证形态在区块链上发行、流转和交易。然而,加密世界和现实世界始终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将物理世界的实体艺术品数字化并映射上链,保证其真实性,以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完美实现。为此,有的创作者就曾采取将实体原作烧毁、仅保留其数字化版本的方式。但显然,这不是一条完美的解决之道。
其二,加密艺术仍面临复杂的版权问题。拥有所有权仅是一种简化的说法,在实际操作中还面临很多细节问题。比如,NFT持有者能够证明其为真正持有创作者签名的原版拥有者,但其不一定获得作品的版权,甚至不一定是唯一使用权。创作者还可以继续制作和销售副本。NFT也不能解决数字作品复制的问题。区块链技术的引入,响应了艺术界在数字化时代对认证和交易的需求,但是想要大规模应用,可能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本文系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区块链技术发展及其社会影响研究”(21CZXJ1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