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华海洋文化研究路径
2022年04月25日 09: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4月25日第2394期 作者:蔡婉霞

  3月19—20日,由厦门大学、厦门市海洋发展局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华海洋文化厦门论坛暨厦门大学海洋文化研讨会”在厦门市召开。来自全国2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6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学术建设以及中国海洋社会的历史文化、区域管理、经济开发等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中国有着深厚的海洋传统与灿烂的海洋文明,传承、利用好中华海洋文化是当代学者的重要责任与使命。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李国强对新时代中国海洋文化研究提出展望,鼓励学者对中国海洋文化展开深入、系统、全面的研究,凝练中国海洋文化精髓;用中国话语讲述中国故事,努力形成海洋文化研究的中国学派。他认为,中国海洋文化研究应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供历史借鉴,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提供历史启示。

  对于海洋文化问题的认识与研究,无论对历史还是对现实都有重要意义。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杨国桢在主旨演讲中提出,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疫情叠加震荡的关键时刻,中国学者构建自己的海洋文明话语体系尤为关键;应突破海洋与陆地的二元对立论,实现陆海统筹的生态文明观;摒弃“陆地文明优于海洋文明”的价值观念,树立以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的整体发展观;学术研究要注意与现实结合,主动担当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历史使命,助力海洋强国战略。

  作为应对全球海洋治理问题而提出的中国方案,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近年来赢得了广泛关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方堃从陆海关系的视角探讨了全球海洋文化的共性特征,并由此引申探讨了其当代发展趋势,强调要坚持中国海洋文明的和合传统,把在海洋实践中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侯毅梳理了人类社会历史与海洋共同联结的重要历程,认为发轫于中国“尚和”海洋传统的海洋命运共同体倡议,正是在充分总结人类利用海洋、开发海洋、管理海洋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构建公平合理海洋秩序的中国方案,能够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目标。

  作为中国海洋社会的重点区域,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的兴衰变迁与国内局势和东亚海洋格局的演变息息相关,更是地方社会与国家乃至全球历史相联结的重要纽带。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彦杰认为,在16—17世纪东亚海洋格局剧变的背景下,厦门及其周边依靠郑氏时期所推行的海权、海防、海上贸易等手段逐渐兴起,成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海上贸易基地、最强大的海洋力量核心和闽南向外移民与文化传播的枢纽地,为闽南区域的发展打下了海洋贸易、海防重镇、连接台澎、面向东南亚的底色,在中国海洋史、中外关系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

  在传统国家治理过程中,地方的海疆治理一直是朝廷的重要关注点。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刘正刚通过对顺康雍时期海疆营房建设策略的考察,梳理了地方与朝廷互动的过程,呈现了清前期政府对于东南海疆治理的强烈意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海洋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潞从雍正、乾隆年间福建“海岛请垦”案例入手,呈现皇帝、内阁、地方大员和士绅不同主体在海岛请垦和“洋利”问题上的博弈,这一过程最后以“竿塘十四岛”一案中朝廷对于地方官绅的严厉惩治而告终。同时,朝廷仍默许沿海贫民在外洋禁岛采捕资生,折射出政府以海疆稳定与海防安全为核心、兼而保障贫民谋生之所的国家海洋管理观念。

  近年来,关于记忆史的研究逐渐进入史家研究视野。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陈贤波以清代华南海盗战争的官方纪念活动为考察点,从战事尾声、沿海勘定和官员离粤三个关键的时间节点,重新审视华南海盗战争纪念性仪式、修建纪念性建筑物、刊行纪念性文献和绘制纪念性图像,检讨了有关剿抚海盗的史料的形成和传播。他认为,这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官方纪念活动,一方面形塑了“粤海胥平”的集体记忆,延续盛清时期书写“战争征服史”的传统、表现清朝帝国武功的文化建构。另一方面,亲历战争的地方集体记忆与私家记录撬开了官方叙事的隐秘角落,使得由各类载体构建起来的历史书写与实际的战争记忆存在歧异之处,折射出嘉道以降的社会危机和文化变迁。

  全球史的视野为传统中国史研究提供了更广阔而有效的问题论证方法,尤其对自大航海时代后卷入全球格局中的中国贸易更是如此。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杨培娜、魏静怡从全球史视野出发,关注广东硝石贸易在全球市场中的变动格局。18世纪末19世纪初,印度和智利陆续发现硝石资源,欧洲市场趋于饱和,广东又逢海乱,在内外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在亚洲硝石市场中的角色从出口国转为进口国,而这一军事物资在贸易格局上的改变进一步影响了晚清以后国内军事格局的走向。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薛理禹、石晶晶利用中、法、英、葡、西、日等多语言的双屿港史料,从全球史角度考察明代双屿港的贸易情况及对随后兴起的澳门、月港、长崎进行横向比较,探索了东亚海洋贸易网络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总体趋势。

  东亚大陆沿海地带是古代世界海洋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的海洋文化族群“南岛语族”在此锻造了悠久灿烂的海洋文明,不断南迁的中国东南土著是其直系祖先。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王传超通过大量的古DNA数据、稻作农业与印纹陶分布的考察,综合考古学、语言学等证据,系统性地重构了东亚、东南亚乃至南岛语族人群的形成、迁徙和混合历史,揭示了一条史前人群隐秘南迁、沿徙海上的路径,表明台湾地区的古老先民、南岛语族人群与大陆东南沿海人群同源。厦门市博物馆研究员彭维斌对太平洋南岛语族的双体独木舟与东亚沿海地区考古发现与文献、民族志材料中所记载的双体舟化史料进行比较考察,证明了华南史前民族不仅与南岛语族的起源密切相关,而且已经掌握了较发达的远洋独木舟制作技艺和全要素的航海导航技术,他们是中华海洋文化的开创者与传播者,也是世界海洋文化的奠基者与发扬者。

  中国先民通过海洋扩散,也深刻影响着周边国家与地区的社会形态。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赖正维通过对琉球王国时期久米村社会文化的考察,探析了久米村社会管理、生活习俗等方面对琉球社会的影响,揭示了东亚海上丝绸之路对中琉两地在人口流动、思想文化与社会生活上深度交融互鉴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