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与中国工业遗产场所精神保护
2024年02月28日 14:3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28日第2841期 作者:杨祥银

  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时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2022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三部门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强调:“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的丰厚内涵、系统阐释中华文化的时代新义,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更好发挥历史文化遗产以史育人、以文化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作用。”这说明包括工业遗产在内的各种历史文化遗产承载和蕴含着丰富的亟须挖掘、阐释、保护、传播与传承的价值内涵与场所精神。因此,包括《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在内的各种关于工业遗产和工业文化的政策文件或工作方案都强调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应注重弘扬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航空报国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中国特色工业精神,进而促进中国工业文化繁荣发展与提升中国工业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场所精神是指场所承载或蕴含的生活、社会与精神特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于2008年10月通过的《魁北克宣言》,将场所精神界定为由物质和精神元素共同赋予场所的意义、价值、情感和神秘性,包含有形(建筑、遗址、景观、线路、实物)和无形元素(记忆、口述、书面文献、仪式、节庆、传统知识、价值、质感、颜色、气味等)或蕴含于它们当中。该宣言旨在通过捍卫有形和无形遗产保护和传播场所精神,并强调场所精神是由不同的社会行动者、建筑师、管理者与使用者共同建构的。

  中国工业遗存不仅是见证和承载中国工业化发展历程、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以及城市近现代化进程的物质载体,同时也蕴含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国敬业等中国特色的工业精神与工业文化。当前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往往注重有形物质层面,而存在于遗产中的无形精神与文化元素却经常因为被忽略而遭到破坏或消逝。对于场所精神的保护与传播有助于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现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因为构成场所精神的意义、价值、情感和神秘性等特质是由参与该场所的活生生的不同个体共同赋予与建构的。

  作为一种以人类历史活动的主体——活生生的“人”为核心对象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口述史旨在收集、保存、解释和利用个人、团体与社区在过去事件中的声音、经历、记忆、见解、评价、感受与认同。伴随着口述史的“空间转向”,它不断被用来挖掘、记录与诠释人们在特定空间中的生活经历、历史记忆与个人反思,以及与该空间的历史、社会、文化与情感联系,进而探究人们记忆中的空间关系与意涵及其所呈现的空间感(场所感或地方感)、认同感与归属感。基于这种功能,在当前和未来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中,口述史有助于为中国工业遗产场所精神的挖掘、阐释、保护、传播与传承提供新的手段与视角。

  首先,口述史有助于挖掘与阐释中国工业遗产场所精神的丰富内涵。具体而言,中国工业遗产场所精神是工业遗产所蕴含的那些曾经工作或生活于其中的不同个人和群体赋予它的意义、价值、情感、认同与精神。通过揭示工业遗产场所中人、事、物之间的多层次与多维度关系,口述史可以帮助收集关于物质遗存的背景沿革、使用方法、工艺流程、生产方式与价值内涵等信息,从而深入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进一步揭示其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更重要的是,工业遗产本身蕴含或承载着特定个人或群体的生产工艺、规章制度、工业习俗、企业文化、劳动智慧、生活传统与社区文化等非物质遗存。作为一种情感丰富的叙述方式,口述史可以让我们听到那些曾经工作或生活于其中的人亲身经历的故事,感受他们对于工业遗产场所的记忆、情感、认同以及提炼和升华的价值内涵与精神特质,从而深刻挖掘与阐释工业遗产场所精神的丰富内涵。正因如此,在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时,我们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研究,推进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研究阐释,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丰厚内涵。

  其次,口述史有助于保护与呈现中国工业遗产场所精神的多元性与动态性。《魁北克宣言》强调:“场所精神具有多元性和动态性特征,能够拥有多重意义和独特性,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并属于不同的群体。”不过,要在实践中真正实现该宣言的这一目标则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其重要原因在于很多遗产场所的参与者缺乏表达和建构场所精神的参与感和话语权。通过口述史,可以让那些曾经工作或生活于工业遗产中的普通工人、管理者与当地居民等不同个人和群体回忆和叙述他们在特定场所中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价值取向与身份认同,进而保护与充分呈现工业遗产场所精神的多元性。就动态性而言,它本身就是口述史的一个显著特征。通过口述史可以发现,那些曾经参与其中的不同个人与群体对于工业遗产的历史与当下的认知与理解,会随着时间、身份和现实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和价值,因而其场所精神也呈现出鲜明的动态性。因此,在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时,我们需要系统阐释中华文化的时代新义。

  最后,口述史有助于促进中国工业遗产场所精神的公众传播与代际传承。《魁北克宣言》指出:“认识到场所精神主要是由人类传播,而传播又是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宣布,唯有通过互动交流和相关社区的参与,场所精神才能得到最有效的保护、利用和巩固。……我们建议年轻一代以及与场所相关的不同文化群体在场所精神政策制定和管理上能够相互合作并参与其中。”作为互动交流、公众传播与代际传承的重要手段,口述史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极佳选择。通过讲述那些曾经在工业遗产场所工作或生活的人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口述史让公众能够生动和直观地感受那些体现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国敬业、勇于创新、勤奋专注与崇尚科学等中国特色的工业精神与工业文化,从而提高公众对工业遗产场所精神的认识与理解。在7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口述史已经形成兼具传统与创新特征的多元呈现与传播形式。将口述史资源开发成图书、音频节目、语音导览、纪录片、展览、网站、数据库与移动应用程序等多元化产品,使它们成为工业展陈、工业旅游、工业文化教育实践等各类工业遗产宣传推广活动的内容载体,从而将工业遗产场所精神传播至更为广泛的公众群体。此外,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口述史能够搭建起不同年代、不同文化背景人群之间的沟通桥梁,使工业遗产场所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

  借助口述史,年轻一代可以直接聆听、挖掘和记录那些承载着工业遗产场所精神的前辈们的人生故事与感悟,从而更好地理解、认同和传承工业遗产场所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就实践而言,可以由学生组成团队围绕特定工业遗产开展完整的口述史计划。此类计划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社会与贴近历史现场,是对当代学生开展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四史”学习教育的有效手段,并在此过程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与强化责任担当,让文化自信在年轻人心中更加坚定。正是如此,在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时,我们应该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更好发挥历史文化遗产以史育人、以文化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作用。

  口述史还可以通过提供有价值的证据和见解,为将场所精神融入有关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立法、政策制定、规划管理与社区行动提供信息参考,进而实现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口述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口述史的多元特征与功能,充分发挥口述史在保护与传播中国工业遗产场所精神中的作用,为保护、传承与利用中国工业遗产贡献力量。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口述史学与党史学习教育创新研究”(21VSZ008)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