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马克思主义原理魅力
2020年07月10日 13: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10日第1964期 作者:李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以下简称“原理课”)的教学必须将原理与现实相结合,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同时,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魅力,真正做到言之有理、以理服人,从而引导大学生理解与把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为此,战“疫”原理课应着重讲好以下三个问题。

  讲好唯物辩证法,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维。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的内在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方针、政策、方略的指导思想。在抗疫背景下,辩证唯物主义部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十六字抗疫方针并展开问题链教学。用唯物辩证法整体论思想讲清“十六字”方针的哲学基础;用矛盾特殊性原理讲清“精准施策”的方法论依据;用普遍联系原理讲清“隔离”的重大意义;用量变质变原理讲清在不同阶段认清疫情发展态势,进而采取不同应对策略的科学性;用重点论、两点论讲清为什么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等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讲,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把抗击疫情案例加入理论学习,以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帮助大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潜移默化中让大学生自觉将唯物辩证法作为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讲好群众史观,培养历史唯物主义思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物史观的核心论点之一。以抗击疫情为例,可以更加直观地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打好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的意义。在抗击疫情阻击战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强调“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这些思想充分体现了群众史观的核心要义。每一位自行“宅”在家里的中华儿女,每一位义无反顾进入病区的医护工作者,每一位全力以赴科研攻关的科研工作者,每一位加紧生产医疗用品的一线工人,每一位奋战在治安一线的警务人员,每一位奔波在路上的快递小哥,每一位自发捐款捐物的海外侨胞、国际友人……大家都在疫情防控的各条战线上敬业值守、默默奉献,由此汇聚起强大合力,有力击退疫情。这一幕幕场景集中凸显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也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科学社会主义的讲解需要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与实践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继承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把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从一种具有终极意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转变为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世界范围内的伟大社会实践,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中国站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不仅对中国人民负责,更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尽力。中国以全人类的利益为最终落脚点,充分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的医护工作者和科研人员争分夺秒研究、阻击新型病毒,用中国速度为全球防疫争取了宝贵时间,用中国力量筑起防控疫情的坚固防线。在国际疫情快速蔓延的情形下,中国政府及时对外派出医疗队、提供救济物资,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中国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并避免其蔓延付出了巨大牺牲,为全人类作出了贡献。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指出,中国强有力的举措既控制了疫情在中国境内扩散,也阻止了疫情向其他国家蔓延,不仅是在保护中国人民,也是在保护世界人民。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原理课自身的内容与特点,要求原理课教学更应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通过把问题链植入到抗击疫情的社会现实中,必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实现原理课的“三进”。一方面,通过问题链讲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充分彰显原理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把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充分凸显原理课的针对性、亲和力,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政治认同,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作者系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