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道德辨识与育人价值
2020年08月17日 08: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17日总第1990期 作者:刘全国 张赵清

  文化学派的翻译研究以走出文本、走进世界的学术视野和批评勇气,解构了传统翻译学文本本体的价值标准,奠定了当代翻译研究的描写范式。当翻译学科的文化转向与学科德育、课程思政的时代新风不期而遇时,澄清笼罩在翻译学科苍穹之上的道德迷雾,挖掘翻译学科的育人价值,成为新时代翻译学科面临的重要命题。

  立言:翻译学科育人价值的国家意志

  作为一门多语言、多文化叠加交融的人文学科,翻译与社会文化、国家意志的互动和交融已渐成学界共识。我国翻译学具有丰厚的历史资源和可贵的爱国传统,每逢国家危难、民族存亡,总有翻译界先贤挺身而出,挥动译笔,兴学救国,马建忠、梁启超、严复等即属此例。尽管当代翻译学科使命日益多元,但是国家意志和爱国传统永远不可缺位。文化翻译学关注的话语权力、文化操控、后殖民书写、性别亚文化等正是各种语言和文化变量的交互映射。翻译文化学派是在与政治、文化构成的交互网络中寻求发展路径、建构学科大厦的。因此,道德辨识和育人价值已成为翻译的学科视点,并将深刻影响翻译学科未来的发展走向。翻译学人应加强本学科的道德辨识,挖掘和梳理译史、译论中的传统文化养分和育人价值,秉承担当有为的译学传统,以责无旁贷的道义感和责任感肩负起为国立言的时代使命。在译论建构、译品生产、译品评价和译学育人等方面响应国家意志和主流意识形态,为国立言,彰显翻译学科文化传承和育人价值的时代使命。

  通心:翻译学科育人价值的情感功能

  纵观翻译实践史,人类翻译活动大都是在通心与通事的情感功能区间曲折发展、循环演进的。进入全球化时代后,经济交流和文化互动日趋频繁,翻译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消除语言障碍,增进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通事功能。今天,在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翻译承载的“语言相通,民心相通”的通心旨趣被再次唤醒,并焕发出温情的时代气息。古老的翻译活动不再囿于语码转换和文化再造的传统功能,而是承担起沟通人类感情、增进互信共识等情感交际功能。借助翻译,破解语言和文化障碍,研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历史、文化、传统,走进其文字、文学、文化、文明,言人之言,达人之心,促进心灵沟通和文化传播。

  弘文:翻译学科育人价值的文化使命

  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存在的寓所。当代翻译学秉持文化描写的范式,释放出前所未有的理论生产力。多元系统理论、操控理论、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翻译学派异彩纷呈,翻译这一学科再次回归人类文化生活的实践舞台,形成了当代译论“文化转向—文化生产—文化言说”的表达范式。在新时代,翻译学科应肩负起弘扬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重新阐释和译介中国语言、文字文学、儒释道思想与生态伦理等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人文精神、自然精神、奇偶精神和会通精神等中华文化精神,以及中国传统哲学、历史、文学、美学、艺术等学科叠加互动中绘就的中国文化图式。这些基因、精神、图式是拼接组合中国镜像的核心元素,也是海外世界构建中国形象的重要素材。在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表达中,通过深挖梳理中华基因、精神和图式的本土传承,客观分析、全面评估接受主体与接受语境,对其内涵进行文化深描和跨语际再现,还原并构建中国文化的整体结构和经典图式,使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旅行中不变形、不掉色、不串味。

  叙事:翻译学科育人价值的伦理担当

  与国际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的中国,应向世界人民讲述好大国文化故事,塑造亲善友好、担当有为的大国形象。翻译叙事无疑是传播中国文化和构建中国形象的重要路径。近现代学人从不同视角通过形态各异的书写方式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海外叙事传播,表现出强烈的翻译书写伦理自觉,开创了翻译叙事伦理的可贵传统。就育人价值而言,翻译叙事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以恰当的立场观察、理解、提纯故事中的道德思想和育人元素,进而选择叙事策略,发挥叙事艺术,在目标语文化中进行叙事传播。新时代中国文化大国形象的构建既需要作为与担当,也呼唤策略与艺术。在对中国故事进行译介叙事时,翻译学人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道德自觉和育人使命感,将以制度、习俗、文学、戏剧、音乐、绘画、书法、民俗等多模态表征的中国故事内化、吸收,通过道德辨识和艺术加工,提纯其精粹要义,在整合融通两种文化、审美、认知、思维图式的基础上,对译介对象进行阐释和再现。译介叙事应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故事之情,讲述中国故事之神,还原中国故事之魂,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赵氏孤儿、古典诗歌、中国武术等中国故事和中国元素在海外的传播和接受都堪称经典。译介叙事中应力求准确传达中国故事的精神内涵、文化血脉、气质品格,使中国故事在海外传播过程中散发中国气质、发展中国友谊、构建中国形象,达到以译育人、以文化人的叙事目的。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