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视角思考大学生思政教育
2020年08月31日 09: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31日总第2000期 作者:王鲁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也是传播,当作为教育客体的大学生置身融媒体的传播环境,对传播学知识和理论的借鉴应是开展好思政教育的题中之义。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了著名的“5W”理论,确立了大众传播的五大研究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基于这样的研究框架,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守正创新可以从传播学的视角获得新的启发。

  一是做好融媒体时代的“把关人”。库尔特·勒温于1951年提出了“把关人”概念,随后,D.M.怀特和其他学者进一步丰富了“把关人”在大众媒介环境下的作用研究。对于旨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政教育,“把关人”的作用和意义毋庸置疑。置身于融媒体环境中的大学生,面对信息爆炸的媒介环境,往往会产生信息茧房、认知失调等问题。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等思政教育的传播主体需要与时俱进,做好融媒体时代的“把关人”。面对海量信息带来的挑战,“把关人”更要注意“堵疏结合”,不仅要及时抵御负面信息的影响,还要主动将学生关心关注的信息引入课堂,做好思政教育传播活动的组织者和发起者,使真理和真相在教育、思考和思辨中入耳入脑入心。而要做到这一点,“把关人”就要主动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自觉对标“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思政教育中找到信任感和依赖感。

  二是选取学生关心关注的问题设置议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充分运用“议程设置”理论提升教育效果。无论在第一课堂还是第二课堂,思政教育传播的主体都应扎根学生生活,选取与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升学等密切相关的事件设置议程,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教育,构建教师“领跑”学生“跟跑”的成长成才共同体。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新媒体的使用中,通常将“亲朋动态”作为自己最关注的网络媒体信息。因此,需充分发挥朋辈的引领作用,推动议程设置在思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当前,高校积极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可以通过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设置议程,构建专业课与思政课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通过二者的同向同行,实现倍增的育人效果。

  三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受众作为传播学研究的重要概念,在融媒体环境下,早已不再是早期传播学“魔弹论”中的信息被动接受者。相反,受众的主体性、差异性、选择性日益凸显。传播学研究发现,受众对信息的接受过程充满了选择性,由于此前感知和贮藏大量信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预设立场,因而在选择信息时,受众往往会选择与自己既有观点或立场相符合的内容,但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也可能改变既有态度。这一发现与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观点相呼应。他认为,教育者在充分了解学习者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原理。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强化课程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避免受众群体中“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发生,化“知识被教师正确地传递”为“知识被学生正确地掌握”。

  四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反馈机制。反馈理论一直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思政教育要实现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前提是要有的放矢,建立科学的反馈机制,获得有效反馈。思政教育需要我们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既要注重对教育情况的宏观把握,也要关注微观个体的学习体验;既要采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量化研究方法,也要开展个别访谈等质化研究方法。思政教育的主体应从各自工作实际出发,完善反馈调研的内容和方式,探索建立动态长效反馈机制。在此基础上,还应对教育设计、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等各个环节进行完善提升。

  教育中的教,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重在成才;教育中的育,指人格和品质的涵育,重在成人。思政教育是兼具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双重属性的教育,需要我们立足教育的环境,把握其自身规律和特点。思政教育具有交叉学科特点,这就需要我们主动借助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发挥他山之石的作用。当前,思政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置身于融媒体的环境中,因此,需要我们更多地借鉴传播学理论,明确对主体的要求、对客体的期待,找到更为有效的传播路径连接主客体,获得最佳的教育传播效果。同时,还应坚持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育人与育才的融合,不断探索融媒体背景下的思政教育改革创新之路,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育人效果。

  (本文系山东女子学院2020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效果提升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山东女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