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堂展示也是正式的学术发表
2021年08月24日 10: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8月24日第2236期 作者:张生祥

  学术训练贯穿大学教育始终,旨在提升大学生的独立思考、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种学术训练涵盖制度设计、教材编订、课堂教学、实践实训、课外活动等多个阶段和领域,其中课堂展示就是这种学术训练的重要环节。

  课堂展示活动,并不仅仅限于课堂的实际表现,还包括文献搜索、整理、制作和展示等多个阶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在充分自学、合作探究、学术讨论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式,在课堂上将学习成果或集体智慧进行展示的活动。

  然而,就当下的高校课堂教学实际来看,学生对课堂展示的学术性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术概念不清晰,学术规范意识薄弱,缺乏基本的学术表达力;二是严重依赖搜索引擎,对搜取来的学术资料缺乏基本的鉴别能力,缺乏文献意识;三是自主性和创新性较差,对所收集的材料往往照单全收,“复制—粘贴—照读”已成课堂展示定式。另外,在课堂展示时,鲜见学生自己的观点,更不用说学术观点了。长此以往,将会助长学术剽窃、抄袭风气,严重影响高校的办学质量。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善于观察,勤于引导,将学术训练落实在教育的每个环节,以提升大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理论素养。

  课堂展示是学生面对公众公开发表自己观点的过程,因此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正式的学术发表。然而,许多教师和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为增强课堂展示的学术性和规范性,我们可以从学术训练的各个阶段不断改进。

  首先,在文献的搜索阶段,要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正规的学术资源,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学术搜索能力和鉴别能力。目前,大学生一般依赖搜索引擎来搜索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对正规的学术资源数据库和图书馆系统等使用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获取知识的权威性、正规性和可靠性,长此以往,将不利于知识的传承、理解和创新。教师要在学术训练和专业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读经典、读原著、读源头,努力营造严谨踏实的学风,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术积累,为进一步开展学术研究打好基础。

  其次,在对文献的整理、运用阶段,要引导学生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学生将搜索到的文献按照知识类别进行分类和整合,并对选取的不同文献内容进行系统的评述,这就类似于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这一阶段主要训练学生对知识的识别能力、整合能力和评述能力。学生应在识别、整合和评述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从而努力解决问题。牢固树立问题意识,是展开学术交流和推动知识创新的前提和保障。

  最后,在成果发表阶段,要引导学生增强学术规范意识。大学课堂是学术训练的重要场所,教师和学生表达的观点、看法和意见都具有学术性,其间也要体现学术的规范性。真正的学术研究都是建立在规范的学术话语和基本概念,以及相对权威的学术文献体系基础之上的。课堂展示通常要求学生就选择的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引发课堂的讨论和交流,推动知识的交流、传播、构建乃至创新。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遵循学术规范的基础上发表个人见解,提升其学术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在师生之间促成知识的吸收和借鉴,形成高质量的学术交流。

  此外,作为教育管理者,还应该在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修订时,凸显每一门课程的学术性和每一年的学术侧重点,从整体上强化对课程学术性的引导。在课程设计、课堂实施和效能评价的各个环节,提醒教师加强课堂教学的学术思想导入,按照学术规范,引导学生开展学术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术素养。

  课堂展示是大学生学术活动的一种重要载体,只有浸润在学术氛围中,才能将大学生的学术能力具象化,体现当代大学精神,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学习能力强、专业素养高、国际视野宽、家国情怀浓的研究型人才。

  (作者系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