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2021年11月18日 09: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1月18日第2290期 作者:朱文靓 王晓荣

  一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党带领人民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艰苦奋斗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倡导和培育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走向胜利的显著优势。

  艰苦奋斗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毛泽东同志认为,“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是井冈山军民发挥了共产党人吃苦耐劳、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艰苦奋斗精神,根据地才能在面对敌人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的情况下渡过难关,为党的革命事业点亮星星之火。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面对恶劣自然环境和各种艰难险阻,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我们党才能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重新焕发勃勃生机活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大生产运动”和“精兵简政”过程中坚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挫折中奋起,在奋起中成熟的历史过程,实现了党的革命事业的历史性转折。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际,毛泽东同志郑重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包含了对党艰苦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对党的革命事业及自身建设的深邃思考。

  艰苦奋斗是获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丰硕成果的有力支撑。新中国成立伊始,面对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现实国情,毛泽东同志始终把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作为全党的大事,指出“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于是,党提倡并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要坚持勤俭办一切的原则,更将增产节约和艰苦奋斗教育作为正风肃纪、提高效率和改善社会风气的重要手段。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以党的性质和宗旨为出发点,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通过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转变;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成功建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通过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艰苦奋斗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初期,立足于我国底子薄、人均国民收入低、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为使人民尽快摆脱贫困,邓小平同志指出:“艰苦奋斗还是要讲,一点不能疏忽,要勤俭办一切事情,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吃大苦、耐大劳,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中国大地掀起前所未有的改革浪潮,构筑起中国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进行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艰苦奋斗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过程中,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提供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从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到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一不是党和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但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在应对世界形势深刻变化和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中,全党还要“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努力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所总结的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经历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艰苦朴素、不断拼搏奋斗的强大精神。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成功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奥秘之一,它必将成为不断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往直前,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本文系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及其当代启示研究”(2019B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