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指引学术融媒体建设高质量发展
2022年03月31日 08: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3月31日第2379期 作者:李放

  互联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作为驱动科学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且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其他科技成果所难以比拟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不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而且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新时代加快学术融媒体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科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是一个世界潮流,而且这个互联网时代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进步推动作用。”1994年4月20日,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中国互联网时代从此开启。近30年来,中国互联网发展从引进走向引领,从最大变量转变为最大增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4%,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超过16亿;5G网络用户数超过1.6亿,约占全球5G总用户数的89%;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达到9164.8亿元;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规模达到39.2万亿元,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党和人民的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信息化建设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建设网络强国,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在2018年4月20日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系统阐述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赢得国内外的高度评价,中国互联网发展经验也成为关注焦点。

  2021年1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一书,分为9个专题,共计285段论述,充分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互联网发展治理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全面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具有方向性、全局性、根本性和战略性的纲领性文献,对中国乃至世界互联网发展与治理进程作出了时代性贡献。

  基于中国是网络大国这个现实国情,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为“五个明确”的内在逻辑结构:一是明确网信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要制定实施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切实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二是明确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三是明确网络强国建设的原则要求,要始终坚持创新发展、依法治理、保障安全、兴利除弊、造福人民;四是明确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国际主张,要坚持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等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四项原则”,倡导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保障网络安全、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等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五是明确做好网信工作的基本方法,把握好安全和发展、自由和秩序、开放和自主、管理和服务的辩证关系,要整体推进网络内容建设、网络安全、信息化、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等各项工作。

  基于走好中国特色治网之道,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鲜明强调了“五个必须”的现实要求:一是必须加速推进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为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确保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必须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不断繁荣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三是必须夯实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助力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四是必须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五是必须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队伍,围绕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基本要求,切实创新网络人才机制与政策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问题导向和鲜明的价值取向,实现了思想理论和具体实践的统一、人民利益和网络安全的统一、国内建设和全球治理的统一,建构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互联网观,不仅是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意志的体现,更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意志的体现。

  推进学术媒体融合发展 打造“社科融媒”高质量传播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我们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进行的是伟大的事业,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战略谋划高瞻远瞩,凸显了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和历史主动,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学术传播创新工作的战略指向。

  互联网没有国界,但是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有着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显性表达。站在我们党“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的政治高度,阔步新时代、走好新征程,必须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创新优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才能过好互联网这一关,更好地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需让世界进一步了解“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在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互学互鉴、中华文明的复兴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中,助力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学术舞台的中央。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落实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推进“三大体系”建设中心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化建设的规划部署,2021年7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融媒体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的工作职能为统筹协调媒体融合工作,以协调《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网的融合工作为中心,结合《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的选题方向,制定媒体融合规划,将报刊的选题与网站的刊载、视频的制作作出统一安排,推动报刊网产生联动效应;统筹协调《中国社会科学报》选题,传导给网站;统筹策划报网新闻资讯,发挥新闻资讯龙头作用。

  扎实做好学术融媒体建设工作,关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未来中长期发展,要着力推动从“哲学社会科学+互联网”向“互联网+哲学社会科学”转型,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一是以媒体平台深度融合打造新型学术主流媒体。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有机结合,在学术议题设置、原创产品生产、平台多样化传播、专业队伍升级改造等下功夫。二是以新媒体传播优势打通网络化信息交流新渠道。坚持为党和人民的学术事业做传播,加快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和运维体制,夯实主体责任,确保学术原创正能量、学术产品有情怀、学术传播管得住。三是以内容建设赢得网络学术传播发展新优势。媒体融合促进传播形态重构,要坚持“内容为王”、内容制胜,切实提升学术原创产品的多样化和质量,不断优化新媒体矩阵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传播效果。四是以新技术引领学术媒体融合发展。技术建设与内容建设同等重要。进一步加快纸媒与网媒融合,强化网络传播的移动化、视频化发展,让高营养的学术创新成果与浅阅读、碎片化传播有序结合。同时,加强技术安全管理,做到“配好刹车再上路”。

  加快学术融媒体建设,有利于提升传统学术媒体的议题设置竞争力,密切学术交往关系,激发各学术媒体的差异化比较优势,提高分众化的用户需求品质,促进网络学术传播技术的升级换代,强化上下游学术生态链,通过“赋能”而不是“赋权”方式,为促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成果的大量涌现,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实现学术融媒体传播大格局,需要从学术生产的媒体融合观念,到业务流程、生产机制、质量控制、人员调配、奖惩机制、人才培养等一系列创新实践,整合为一体化的集成过程,同时要有效配套增强学术传播的多形态产品营销作业过程,本质上是“生产意识”与“传播意识”深入人心并落实落地的创造性过程。

  总体来说,推进学术媒体融合发展,打造“社科融媒”高质量传播平台,无法实行“单兵作战”。面对丰富的问题域已经展开广阔的实践域,我们要切实做好话题的热议转化为议题的研讨与课题的研究,进而完成命题的判断与深入实践,积累更多更好的经验,为学术融媒体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党委委员、融媒体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辑部主任兼新闻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