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理论品质,是无产阶级政党一以贯之的行为准则,也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价值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新时代的音乐工作者在音乐创作过程中,理应坚守人民立场,从人民的需要中来,到人民的生活中去,努力创作出优秀作品激励人民、引领人民,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和活力。
人民需要:音乐创作的动力
音乐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活动,其产生本就来源于人在劳动实践中的某种情感需要,这是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基本观点。自人类社会产生时起,劳动实践就不是一种单一枯燥的行为活动,其展开往往伴随着自觉或不自觉的情绪宣泄和情感表达——如围猎狩猎时的助威呐喊、获取猎物时的欢呼雀跃等。正是有了这些情绪和情感的参与,人的劳动实践效能才得以大大提高,进而能更多地获取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这种满足人在劳动实践中情感需要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欢呼呐喊,构成了音乐创作最初的萌芽。正如《礼记》所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不断细化,出现了“乐府”等音乐机构,专门进行音乐创作以满足人的需求。
音乐基于人的需求的生成性,客观上要求音乐工作者在音乐创作过程中立足于人民的需要,创作出更多满足人民需要的音乐作品,这也是坚守人民立场在音乐事业上的具体表现和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出发,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音乐作品,因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为此,新时代的音乐工作者在提高业务技能的同时,应不断加强在价值立场和道德认知领域的自我修炼。在音乐创作过程中,自觉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重要原则,始终将满足人民需求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走进人民、深入人民、充分了解人民的需求,在人民需求处潜心创作。
人民生活:音乐创作的源泉
生活世界是一切理论形成的场域,也是音乐创作得以生发的源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人民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件及面对事件时的喜怒哀乐,不仅为音乐创作提供素材,也激发了音乐工作者的创作灵感和激情。这从中外众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产生的背景中可见一斑。如《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音乐作品的诞生,正是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在列强侵略下水深火热的生活,是对人民的悲壮愤怒、抗争到底并赢得胜利之决心的充分表达。《在希望的田野上》《走进新时代》等作品,则以人民群众建设美好生活为素材,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生活变化的喜悦之情。而《命运交响曲》(德)、《蓝色多瑙河》(奥)等国外经典作品的产生,同样源于不同时空中人民的生活。离开了人民的生活,音乐创作就会失去根基,成为“无根的浮萍”,也就不可能创作出深受人民喜爱并被广泛流传的音乐作品。
音乐创作来源于生活,客观上要求音乐工作者走出“为音乐而音乐”的创作误区,主动融入人民的生活,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尤其在现阶段,音乐工作者要正确面对全球化背景下在中国社会出现的各种不同风格的外来音乐。这些外来音乐常常以强烈刺激人感官的形式满足人的猎奇之心,致使一些音乐工作者在音乐创作过程中执着于这些外来音乐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方法而忽略其产生背后的生活根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为此,新时代的音乐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对外来音乐的甄别能力,始终坚持创作方法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统一,在人民的生活中寻求创作源泉、提高创作水平。
以优秀作品激励和引领人民
音乐尽管来源于人的生活(社会存在),但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旦产生就具有能动地反作用于人的生活(社会存在)的功能,这是马克思主义有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原理在音乐领域中的具体体现。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能够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更能激发人的斗志,让人在面对困难时变得积极勇敢,直至克服和超越困难。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音乐工作者们创作出的《白衣长城》《祖国知道》《武汉!武汉》《有你有爱》《以生命的名义》《坚信爱会赢》等一批优秀音乐作品,不仅及时缓解了人们面对突发疫情时的焦虑情绪,更激发了人们战胜疫情的斗志和决心。
音乐的相对独立性功能,客观上要求音乐工作者树立责任意识和精品意识,不仅要创作出满足人民需要的音乐作品,更要创作出能够激励和引领人民奋斗拼搏的优秀音乐作品,这是音乐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为此,新时代的音乐工作者应在历史与时代的语境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境界,将个人小我与时代使命有机结合,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视野,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坐标,创作出更多能够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激发人民创新创业热情、弘扬社会正能量、展现中国精神的优秀作品,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