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把握“两个结合”
2023年01月19日 09: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月19日总第2576期 作者:余永跃 徐海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充分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有力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机理。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科学把握“两个结合”,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回归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源阐释其可能性。一方面,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秉持着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发展性的重要特质,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具体问题。它为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提供了思想启迪和理论指引,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持久的魅力。我们应当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指导中国实践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使马克思主义本身得到丰富和发展。

  另一方面,在价值追求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和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等思想观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等诸多内容具有契合之处。在践行方法上,二者皆具有高度的开放包容性,并重视实践的方法。前者在批判吸收人类全部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创新发展;后者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世界,在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充实自身,并推崇“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实践观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据不同的时代任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为其增添时代内涵和新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强大的精神支撑,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优秀成果丰富马克思主义。由此,两者实现了良性互动、融合共进。

  立足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论证其必然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只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更好指导中国实践。恩格斯曾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必须“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党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创造了与时代相适应的科学理论,指导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之“的”,深刻回答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只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始终保持自身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在中华大地牢牢扎根。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武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探索出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经验,形成了“实事求是”“小康社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等一系列既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又彰显中华民族鲜明特色的创新理论成果,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强大力量。

  着眼新时代新征程的新实践探索其可行性。一方面,新时代新征程上,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捍卫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底色,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结合维度上,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上进行思考,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同时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另一方面,推进“两个结合”必须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真理性、科学性、革命性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活力,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涵,使之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要积极把握历史主动,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充分调动多方力量,深入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演进、内涵、特质、形态等重大问题,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华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22ZDA00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