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2023年05月12日 09: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5月12日第2648期 作者:本报记者 卫思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不仅创新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也为世界带来了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和理论。

  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概念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进入新阶段。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谢富胜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21世纪接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经济思想就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所面临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实践命题作出的系统而深邃的科学阐释,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广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历史性突破。它不仅是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指导思想和科学指引,更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思想基础和根本遵循。只有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坚持运用其基本立场、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才能在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创造性探索中,真正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谢富胜表示,习近平经济思想包括对经典理论的丰富、发展和重新组合,这一思想结合新的实践经验,吸收已有研究成果,探索新的发展规律,赋予了经典理论新的内涵。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丁任重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经济思想基本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而其中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不变。总体来看,习近平经济思想集中反映和体现了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集中回答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根本立场、历史方位、指导原则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回应高质量发展需求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就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刘伟看来,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需要回答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高质量发展是在宏观上实现供给与需求平衡,在微观上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结构上的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和安全发展,形成均衡、高效、协调、开放、安全的高质量发展总体逻辑结构。

  所以说,高质量发展是包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的发展,需要建立在现代化发展基础之上,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也需要高质量发展来不断推进。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刘守英表示,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总任务,以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实现发展方式的成功转型,从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功推动我国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把坚持新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我国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三者紧密关联。刘伟认为,未来我国需要通过扩大内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区域重大战略等举措来构建新发展格局,并以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而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建设以人为中心的全面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可见,中国式现代化遵循“整体性文明”逻辑,不是单维度的现代化,而是全面的现代化。

  南京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洪银兴表示,与以“资”为本的西方式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体现人民至上的理念。因而,促进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现代化的设想是中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向,而中国式现代化则进一步拓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现代化理论。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发挥内需对中国经济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有利于加快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武汉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曾国安表示,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实现共同富裕成效的重要尺度,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实现共同富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实现共同富裕成效的根本标准。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