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推动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2023年08月29日 10: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8月29日第2723期 作者:何晓斌 董寅茜

  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要求“支持民营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鼓励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做发展的实干家和新时代的奉献者”“引导民营企业踊跃投身光彩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参与应急救灾,支持国防建设”等。这意味着政府和社会公众对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赋予了更大的期待。

  企业社会责任的金字塔模型理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按照重要性和优先考虑的顺序从金字塔底座到塔尖依次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这四个层次。经济责任是指企业在市场中获利并维持其生存,是企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社会责任,是其他社会责任的基础;法律责任是指企业的经营发展要在法律的框架内、符合相关的法律条款;伦理责任是指企业对股东、雇员、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需要履行的利益保障和规范义务;最后的慈善责任是指慈善捐赠、公益活动等提升更大范围社会公众的福利由企业自行判断和自愿执行的行为。因此,笔者以为,推动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要在发展和理解企业社会责任全面内涵的基础上着力。

  民营企业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和经济实力的提升,民营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22)》,就展示了民营企业在经济、就业、税收、创新、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公益慈善等方面履行社会责任的显著成果。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贡献率。在慈善捐赠上,民营企业已经成为重要的捐赠主体之一。2012年以来,企业捐赠占社会捐赠总额的比例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慈善捐赠报告》显示,2020年企业捐赠额占总捐赠额的70.66%,其中民营企业的捐赠额在企业捐赠总额中占一半以上。乡村振兴是近年来党和国家大力推进的一项战略,我国的头部民营企业积极与政府合作,发挥企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参与到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例如,阿里巴巴将资深阿里员工(“特派员”)下派到欠发达县域,与当地政府建立密切合作,发掘地方产业特色,构建产业链、打造县域品牌,从而发挥地方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的产业振兴。从这些数据和案例中可以看出,我国民营企业正逐渐将企业自身盈利目标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相结合。

  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与社会发展互利共赢。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激励民营企业的建立、构建公平有序的竞争格局、保障民营企业的权益、促进市场的活力和充分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强调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性作用,通过把握经济发展方向、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转移支付等方式来保障公众普遍的利益。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资金的支持,也离不开政府、民众的支持和监督,后者是与民营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营商环境和社会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非与其市场竞争和逐利的目标背离,而是一个多方合作共赢的过程。首先,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民营企业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升人民福利的重要主体之一。企业履行经济责任能够提供高质量就业机会,解决人民的基本生活问题,企业生产的各类产品、提供的服务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需。对于有一定经济和资源实力的民营企业而言,它们参与到慈善公益、乡村振兴等事业中是对政府“看得见的手”的重要补充和支持,发挥企业自身的灵活性、精准性和技术人才优势,对于政府社会目标的达成具有积极意义。另外,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履行社会责任是其构建面向社会公众的合法性、提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的重要渠道。第一,企业的稳定持续经营离不开消费者、雇员、股东等重要主体的贡献,企业只有完善这些相关群体的基本利益(如为劳动者提供安全的生产环境、缴纳五险一金,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安全权、自由选择权),才能形成正向促进的合作关系;第二,民营企业能够通过积极参与慈善捐赠、补充政府公共服务等方式提升企业的声誉和合法性,这对其可持续发展也是重要助力。

  构建有利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是我国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当前,对于许多民营企业而言,履行社会责任面临着较多困难。一方面,国际局势和外交关系持续复杂,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这导致它们对于自身发展的信心不足,对于履行社会责任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动力。另一方面,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其自身发展实力较弱,还处于履行企业经济责任的阶段,也就是在市场中求生存和发展的阶段。那么,如何有效激励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优化国际国内营商环境,民营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和前提。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建立健全政府的各类市场化、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解决其融资难等问题,鼓励民营企业的创新行为;积极塑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完善和优化外商投资政策,为吸引外资提供可靠的保障。只有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才能树立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激发民营企业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动力。第二,政府应当制定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政策,如税收减免、企业形象建立,提升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构建良好的政商沟通和合作关系。第三,丰富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形式,鼓励民营企业结合自身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来履行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倡导头部企业承担更高层次的社会责任,如慈善公益、公共服务;同时,还应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多样化的社会责任形式选择,以实现民营企业的灵活性、技术和政府的宏观资源调控优势相结合。

  (作者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长聘副教授、县域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