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学复兴的重要“朴学”成果
——评王振复的《中国文化美学文集》
2024年02月21日 10:4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21日第2836期 作者:赵建军

  王振复倡导中华美学应鼓励“学院派”研究,加强对美学学理的考稽和阐释。他认为以“历史优先”原则,精研典范文本,是解决中华美学核心构成的关键。基于建构“本土化”中国文化美学的宏愿,50年来,王振复一直坚持以这样的学术理念,着力构建中国文化美学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在近期出版的《中国文化美学文集》(共八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一书中,其学术思想和成就得到了集中展示。下面,笔者着重对其思想、理论呈现的四个重点学术方向,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认识体会。

  根义解码:文化人类学美学考释

  王振复文化美学研究的总体风格,体现为融合文史哲精髓,汲取文字学、象数学、堪舆学、考据学等方法论要义,兼摄西方哲学、人类学、阐释学以及印度佛学精华,用于对文化人类学美学、周易美学、中国美学史和建筑美学四个方向的研究。这四个方向彼此联系,汇成总体,总中有分,甄实求真,凸显了鲜明的学术个性与风格特征。

  王振复美学研究的逻辑开端,源自对美学史的文化人类学赋值。其思想、学术创见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

  一是首次对“巫术”“巫文化”及“巫性”的美学价值、意义,给予了系统的学理考辨和理论阐发。他将“巫”的文化美学意涵定位为审美与崇拜的人类文化学二重性,赋予巫、巫术以生命美学的价值原生性,从中国文化美学的基因(码源)组成上,诠释了中国美学的原生特色。

  二是就中国文化人类学的美学基因,从巫性美学亦具人性和智慧的机制着眼,分析其“象数”“互渗”蕴含的“半天启半人为”的人文特性,揭示其在解决人与自然矛盾时的智慧作为和“原始实用”的美学冲动,从而将中国美学由“巫”向“史”、心灵和精神趋向“天人合一”的“诗性化”趋向和本质,深刻地概括、揭示出来。

  三是从中国美学的系统性着眼,对“巫”“巫性”的文化美学理性进行价值诠释的定位,认为巫文化美学是中国美学的根义,巫文化“码源”是透彻观照、解读中华美学起源不可替代的内容构成。

  同时,王振复对巫文化美学的意涵“缺陷”也进行了分析、批判,着重分析了巫文化美学原初面貌的原朴性及其与现代科学相违的“荒谬性”。作为现代学术的建构性著作,这样的阐发也是必要的。

  作为厘定中国美学学理发端的基础内容,王振复的文化人类学美学研究对中国美学的学术建构,具有开垦荒地的重要意义。

  玄学原型:《周易》的美学智慧

  出版于1991年的《〈周易〉的美学智慧》,是王振复考释古典精粹文本的典范。该著作的相关成果形成系列,并且屡经深化完善,还有通识普及成果问世,影响力很大。从王振复的中国文化美学“本土化”建构的角度考量,《周易》美学研究属于核心构成内容,这是在原始巫性美学基础上,专注于周易对象展开的、侧重于审美思维和文化美学解码的著作。《周易》美学智慧的探掘、诠释,可谓异常艰难。然而,作者力辟各种困难,从“数术”“义理”这些考据学功夫开始,将《周易》的卦爻、象数作为美学代码进行识读,基于“原始易学即巫学”的根本认识,开发“以数术、义理学及其相系为学术之基”的系统观点,探幽发微,发现“从巫性智慧到诗性智慧的转换机制”,力证“气”为《周易》美学的生命美学基元,象数衍变则为其符号美学的表征缘起等主张,着力构筑《周易》美学智慧的话语系统。其论因立足于对中华美学文化心理和超越动机的揭橥,终以“太极”为价值圆成的旨归,实现了对中华美学原始代码结构的深邃解读,为中华美学的生成机制和原始精神范式,提供了可以作为范例的“原型”阐释学说。

  王振复的《周易》美学研究,注重思性与诗性智慧的交互生成。《周易》的象数和义理衍变,原本隐含有元数学模式,具有文化性的元图式、元价值意义。针对长期以来对《周易》进行的牵强附会诠释,王振复进行了自觉的“朴学”方法论抑制,他着力从开掘《周易》美学的智慧入手。这种重光中华美学范式原型的路径,校准了传统美学典范文本的焦点,成为解开美学基因裂变的“密钥”,从根本上奠定中国美学的学理基础。

  对于王振复在《序》中强调的《周易》美学智慧仅作为一种“意涵”或“意蕴”,而不是美学思想的表达,我们认为,对《周易》美学智慧的发掘与阐释,是对中华美学 “元细胞”结构体的解剖。与文化人类学美学揭示“巫性”之源始性一样,《周易》亦有其特殊的审美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对这些内容进行理论化的诠释,属于美学思想的范畴,当然就切合《周易》对象而言,属于早期的、不无“象思维”特征的初级美学认识。重要的是,美学思想史即便是针对原初阶段的研究,对应的不是研究对象是否形成“思想”的判断,而是对其美学可能性与结构肌理的揭示,而这属于文化哲学的“玄学”。也就是说,美学思想本质上是由研究者发现、归纳、概括和阐释的,至于对象本身,原本只是一种潜在的存有,因为有这个基础,才有了对“美学智慧”或“美学思想”学术发现与系统阐释的可能。

  文脉基石:中国美学的学理底据

  《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是王振复文化美学影响力最大的研究成果,体现其文化哲学历史观。“文脉”一词,源自对context含义的解释,该提法始于王先生,后被学界普遍采用,成为通行的学术概念。《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对中国美学史进行了全程性的“义理”扫描和系统诠释。

  “文脉”一词在逻辑上,把巫、巫性、《周易》的“象数”“义理”等归摄为同一“家族”。然而在美学史的文脉考论、诠释中,构成中国美学史文脉“基石”的其他蕴涵内容很多,作者以历史优先为原则,根据“气”“道”“象”的逻辑建构、发展、成熟理路,完成对中国美学史学术理蕴的历时性概括与阐发。

  在学术旨趣上,王振复的“文脉”美学史,是对中华美学史存在深度的“探矿”,其与文艺美学注重美学趣味与韵律的蕴涵、呈现的揭示,构成了美学学术形态的双璧对合之美。

  与《中国文化美学文集》中对于美学史的编创处于同一方向的,还有《中国早期佛教美学史》一书。王先生显豁地表达了自己内心更倾向于“佛”而不是“易”,但毕竟这本书属于“史”的体例,而且也是侧重于“文脉”意涵的开掘研究的,因此,我们把它列入中国美学史的阵列。在中华美学学理拓展意义上,中国早期佛教美学奠定了儒道释美学含义融聚的基础,是美学文脉达到新高度的重要演进侧面。王振复对中国早期佛教美学史,赋予了更新中华美学文脉的特殊价值结构意义。

  实体境象:建筑美学的文化建构

  建筑美学是王振复文化美学叙述现实、生活对象的门类美学内容,它与“朴学”性质的巫性美学探源、《周易》义理解码和美学史文脉疏浚不同,着重从建筑对象固有的建筑美的诠释着眼,发掘建筑美的文化本质,对建筑美的文化生成机制、呈象、功能和意义进行独立的“朴学”式考释。从王振复对建筑美的本质和起源、建筑形象和建筑美学“文脉”的疏浚、中西建筑美学比较等内容的阐发来看,其关于建筑美学的立论是系统的,学术话语多因于原创,自足自成。

  建筑美学对王振复的文化美学起到充实、完善结构体系的作用。相比于其他方向的美学研究,这一部分展示出另一种景观,似乎与国内的文艺美学路径、方法接近,但方向与侧重面又不同。王振复重视独立对象的客观审美属性和文化含义、功能、价值,其风格仍具有较浓烈的个性化“朴学”色彩。除建筑对象外,古文字、文学文本、佛经文本等,亦为他所关注,并发表了不少关于这些方面的研究文章,但成书的不多,这也愈发凸显了建筑美学的学术结构地位和美学理论贡献。

  总之,王振复的《中国文化美学文集》是中国美学学术的重要成果,他侧重对文化美学思想进行探掘的“朴学”工程,以一人之力,扛众望之鼎,始终以素朴的情怀尽智者之心,以禅者之慧尽耕者之事,开垦了一片片学术荒田,将其打造为体现“本土化”文化学术底蕴的中国美学学术和话语成果。

  当然,作为浩大的文化、思想工程,王振复的“朴学”研究也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对于源始性的中国美学基因和原始性的本义、含义结构,以及构成中国美学史理论“基石”的文脉阐发,必须解决其与文艺美学完美对接甚至互渗的“体系结构”问题。二是作者所解决的文化美学“基因”和义理史脉,赋以巫性美学、易学美学以人类学的高端,这实在不易,也特别有价值。但“文脉”历程中亦有其他超难的对象内容,需要类似的“朴学”性系统研究,如玄学、中国佛教各宗美学、理学美学等,对它们集中而专门化的研究,可使《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更充实地成为“基石”完整、坚实的“文脉”美学。这并非对该文集有所苛责,而是企望在中国文化美学体系的构想和已完成的工作中,能看到相关的预设和方法论揭示。

  (作者系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