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视野下的“一带一路”倡议
2024年02月19日 09:5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19日第2834期 作者:田澍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同年10月,又在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更属于世界;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更向所有伙伴开放”。“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旨在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为国际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公共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历史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古以来,互联互通就是人类社会的追求。我们的祖先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创造了许多互联互通的奇迹。丝绸之路就是一个典范。”习近平总书记以中国汉代打通陆路和海路丝绸之路为历史依据,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了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及张骞“凿空之旅”的卓越贡献时指出,“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同时又指出,“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在陆海丝绸之路被打通之后,出现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和“云帆高张,昼夜星驰”的景象,集中反映了古丝绸之路共享和平与共同发展的显著特征。在张骞之后,甘英、杜环、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郑和、陈诚等人前赴后继,继续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留下了千古佳话。

  “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植根于历史,着眼于未来。基于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现实需要、坚实的民意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与丝绸之路共建国家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强调“古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在中华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在世界文明中长盛不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因时而变的进取精神,在不断学习中充分吸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在守正创新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文明高峰。

  丝绸之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一带一路”倡议唤起了共建国家的“历史记忆”。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就是要促进文明互鉴,把共建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致力于合作共赢,坚定共同发展理念,推动共同发展格局,实现文明和谐,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文化基因

  世界是多元的,文明是多样的,“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中华文明既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习近平总书记以灿烂的敦煌文化为例,用来说明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明确指出:“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中华民族向来胸怀天下,爱好和平,尊崇和合共生、仁德博爱、以诚待人、宾至如归,奉行敦亲睦邻、协和万邦、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同舟共济,反对以邻为壑、穷兵黩武,主张“和为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化干戈为玉帛,推崇“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追求“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一家”“天下太平”“天下为公”“共享大同”。

  “德不孤,必有邻。”各国之间只有相互向善友爱、和衷共济、守望相助,才能在互信中保证各自的政治稳定和人民福祉,实现互利共赢;各国之间应该志同道合,言而有信,真诚互助,在兼容并包、交流互鉴中不断强化联系,在携手共进、砥砺前行中不断增强互信。“一带一路”是发展的倡议、合作的倡议、开放的倡议,符合有关各方的共同利益,顺应了全球合作的潮流。丝绸之路之所以绵延不断,就在于其基础是“和”,关系是“信”,途径是“通”,情感是“亲”,效果是“实”。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就是要促进文明互鉴,就是要尊重道路选择,就是要坚持合作共赢,以新的形式把共建国家的互利合作不断推向新的历史高度。只有从悠久的历史文明中汲取养分、凝聚共识,才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将丝路精神发扬光大。

  时代内涵

  2000多年来的交往交流历史表明,只要坚持丝绸之路精神,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地区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加强共建国家的互联互通,实现经济共荣、贸易互补、民心相通,建立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经济融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承载着对和平安宁的期盼,承载着对文明交流的渴望,承载着对共同发展的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只有深入开展人文领域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赋予古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才能使广大民众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和受益者。具体而言,“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主要包括:推动教育合作,提高合作办学水平;加强学术、艺术交流;联合打造丝绸之路特色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构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加强议会、政党、地方政府、民间组织的交往与合作;加强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的交流;加强公共卫生与健康的合作与交流;加强环保和减灾合作;支持不同文明和宗教对话;建立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与文明和谐。

  “一带一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建设“一带一路”,要坚持合作而不是对抗,要双赢、多赢、共赢而不是单赢。只有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坚持平等协商、合作共赢、包容普惠,树立可持续的安全观,才能推动各国加强政治互信,促进经济互融和人文互通,为共建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创造更便利的条件和更广阔的平台,积极促进多元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坚持正确的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只有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才能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合作,共同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共同创造更多更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

  只有基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实践,以充分的历史自信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传播好“一带一路”声音,才能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一带一路”倡议彰显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实现现代化的勇气和决心,开启了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新形态。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历史研究院田澍工作室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