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散文的时代意涵与审美风貌
2021年06月21日 09: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6月21日第2190期 作者:周红莉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尽管目前学界围绕21世纪中国文学是否进入文学史、如何进入文学史以及是否可以“独立成史”等问题存在分歧与论争,但21世纪中国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新时代特征与新历史价值也是事实。与此同时,作为中国文学重要分支的散文文体,也进入了守成与开新、“深化”与“泛化”并存的多样态发展阶段,散文写作由“精英写作”移向“全民写作”、个人创作转向群体创作,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

  书写新气象  发掘新题材

  与之前各个时期有别,新世纪散文不仅传递着写作主体对散文的审美理想和认识,更与文化思潮、市场媒介、理想读者等外部因素交互共生。一方面,新的时代经验生成了散文书写新气象,另一方面,作家在现实与历史多向观照、时代表达与个人自叙的立体展现中拓展了散文的新空间;一方面,具有生活质感和个体生命气息的作品多有可观之处,另一方面,文坛也孳生了一些泡沫化散文。这些摇曳多姿的散文现象,同时促生了散文研究的丰富繁盛。《光明日报》先后刊发“文事聚焦·问诊当下散文创作”系列、“散文边界讨论系列笔谈”,《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评谈散文”系列,《美文》杂志开设“散文观察”专栏,《都市》杂志有“新世纪散文十五年”大型笔谈,还有巨量的散文作家作品评论(书评较多)、散文作家访谈、散文流派和思潮评论,及王兆胜、韩小蕙、王冰等人撰写的散文年度综述等。一度被认为“最为落寞”乃至“小道末技”的散文文体,在时代的热风中呼啸奔腾,创造了散文的新时代。

  当然,本文说的“散文的新时代”,主要指向新世纪散文的题材、观念、风格、传播、审美等发生的新变化,也包括在多元文化生态下构建新的散文知识共同体与学术共同体,凸显散文在中国文学版图中的位序。具体地说,新世纪散文题材开辟了新路向。作为时代“刻录器”的散文文体,既叙述着新的时代经验,也参与着国家文化建设的新进程。这主要涉及三个维度:一是在文化路向上重回红色传统,创造了新世纪“红色散文”,如继承“长征精神”“沂蒙精神”传统写作、开拓“一带一路”新图景写作、彰显“中国精神”与提倡“正能量”叙述,这些散文在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方面,呼应时代召唤,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故乡叙述拓展新模式,返乡、乡土仪式、民间信仰、新农村发展等题材大量涌现,“民间散文”用“非虚构+逆城市化”的写作方式打破了20世纪乡村拟想或田园自足体系的乡村散文模式,既有精神原乡演绎,也有对泛文化时代芜杂心灵的清洗,冯骥才的乡土精神系列等属于此类。三是自然生态观念更加强化,“自然散文”既是复归“天人合一”中国传统的自发性诉求,也是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学性表达,多维度呈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超越了此前“自然+人”的简单写作模式,出现了梁衡的人文森林学系列、刘学刚的草木记系列等新生态文明写作。

  衍生新观念  塑造新风格

  21世纪以来,散文观念趋向有“大体”无“定体”,跨文体写作大量涌现,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四体”文学合流现象趋于常态,文本分化受传播形式和受众期待影响较多。具体表现为三种形态:第一,跨文体写作蓬勃发展,散文文体属性被淡化,写作方式由“作家中心”向“读者中心”“数字交互”转变,强调写作者、读者、社会背景和文化生态合力介入。第二,传播形式制导文体分化,如杂志体散文周期性长、易保存且篇幅较长,更多满足有思想性、文化性阅读期待的受众;副刊体散文周期性短、不易保存且篇幅短小,受特定受众需求影响,更贴近日常化、娱乐化;新媒体散文话题张力大、自由度高,所以往往淡化受众需求,强调写作者自我感觉,对新媒介时代散文文体的泛化发展影响较大。第三,改造传统散文观与创造新散文观,如“形不散—神不散—心散”对20世纪60年代初“形散神不散”观念的改造,“非虚构”“散文性”对20世纪80年代“真实与虚构”观念的发展,“证史”“补史”对20世纪90年代“文化散文”的演绎;此外,“超文本”“新媒体散文”“散文小说化”等观念得到确认,并衍生出散文新思潮。

  与此同时,新世纪散文写作风格也有明显转向。传统的散文写作基本以专业散文作家为核心力量,以历史化、精英化叙述为主要倾向。新世纪散文作家身份模糊,跨界散文作家、自由散文作家大量涌现,带来散文与小说、诗歌、戏剧等文本的相互融合,散文书写既有载道式、言志式叙述,更有侧重文化消费功能的娱乐化叙述。具体而言,跨界散文作家既有跨文体写作,如小说家散文、诗人散文、艺术家散文、评论家散文等,写作主体身份的多样态衍生出内在体验、价值诉求的多样态;也有跨职业身份写作,如媒体人散文(报人散文),题材偏向主流叙述、传统文化,文本更具广度和可信度,旨在助力当代文化建设。自由散文作家与市场经济新规则密切相关,活跃度高,是新世纪“全民化”写作的主导力量。他们在榕树下、天涯社区、中国散文网、新散文观察论坛等网络平台推送大量作品。在线写作的自由散文作家与读者跟帖中的赞誉、批评密切互动,他们的散文偏碎片化、狂欢化,结构偏拼贴式,思想与价值内涵较为多样。这类作家既是大众文化、消费文化、泡沫化“散文产品”的生产者,也可能是新文化逻辑、美学风格的先锋者,需要对其创作进行意义重估和价值引领。

  依托新媒介  开创新审美

  传播媒介对文学创作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新世纪散文创作的变化,也与刊载媒介、阅读形态、受众审美趋向等有关。就印刷媒介而言,一方面,传统散文刊物纷纷做出调整,如有明显地域文化标识的《散文》(天津)、《美文》(西安)、《随笔》(广州)等纯散文刊物和《天涯》《人民文学》《收获》等设立散文栏目的综合型文学期刊,重新定位办刊方针和文化身份,刊载的散文作品在题材方面注重历史和现实的双向拓展,更具大众化特征。另一方面,市场化新纸质媒体兴起,如《三联生活周刊》《城市画报》及各大城市的都市报副刊、生活杂志专栏,各类晚报、晨报等,促生了大量随笔短文、时评酷论、闲情小品等,体式灵活不拘,但内容偏于轻浅娱乐,精神含量相对不足。此外,网络媒介促生的网络散文,既包括博客、微博、微信和各大网站上的散文随笔,也包括以音频、视频为媒介的内容平台(如知乎、得到、攀登读书会)上的作品,数量丰沛,但碎片化、狂欢化、庸俗化文字较多,需进行提炼和学理性筛选。

  随着时代发展,新世纪文化生态、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了散文审美机制的演变。一是承继和发展“雅正为主”的古典审美观。以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在场主义散文奖为例,获奖作家作品特别是重合的作家或篇目,基本可以彰显出新的时代语境下散文创作的审美及发展趋向,如史铁生《病隙碎笔》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第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这些作品具备格调高雅、意蕴含蓄、语言精准等审美特质。二是开创新美学风貌。以“21世纪年度散文选”、李晓虹选编中国散文年选、王剑冰选编散文年选为例,选家审美观念和编辑思路不同,市场受众需求不同,经济效益不同,使选本呈现不同样式。换句话说,新市场机制开掘出散文选本新趋向,资本化和市场化作为审美的新驱动,生成了杂文学和纯文学并举的新审美样态。

  综上,这些“新变”拓展了新世纪散文的疆域,也创造了散文的新时代,但一些新问题也随之出现:如语言的陌生化、结构的小说化,及超文本等在散文中的广泛使用,散文走向“无界”状态,生成了大量“非散文”的散文;又如散文创作繁复多变但散文研究相对守旧,旧瓶装新酒、固本未开新现象较突出;再如散文介入中国现实、抒写中国精神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反映尚有欠缺。散文作家如何理性介入现实、如何重新整合中国新经验与散文话语、如何客观记录中国社会发展等,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只有立足时代发展,广泛汲取古今中外的文学营养,不断开拓创新,中国散文方可结出更多丰硕果实。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世纪中国散文艺术范式研究”(20ZWB00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