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历史与技艺的时代印记
——南京博物院研究馆员王金潮文物修复工作纪实
2022年06月22日 10: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6月22日总第2432期 作者:王美诗 潘炼

  王金潮 作者/供图 

  1972年,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62岁的夏鼐腋下夹着永不离身的黄色文件包,既不坐下也不说话,静静地看着一个20来岁的“小孩”在独自修复文物。

  正在修复的这件文物,1970年出土于徐州土山一号汉墓,是顶级国宝,修复后将作为文物出国展“中国出土文物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赴日本展出。

  那时,夏鼐是出国文展筹备小组成员。他看着修复的,是出土于徐州土山一号汉墓的银缕玉衣。独自一人承担修复重任的,是来自南京博物院的王金潮。

  修复完好的银缕玉衣后来在日本展出,引起轰动。王金潮则回到南京博物院,接过了博物院文物修复的接力棒,从事青铜器文物修复、研究、鉴定工作至今。

  修复银缕玉衣 助力文物外交 

  20世纪70年代,我国国际关系日益发展,外交呈现新局面。出于外交需要,北京故宫博物院恢复开放,1971年在慈宁宫举办了大型出土文物展览,展品汇集了河北、湖南、陕西、湖北、河南、安徽、新疆、山东、山西、北京等十个省区的珍贵文物,共有1982件。展览不仅在国内深受欢迎,而且很快在外交上发挥了作用,各国驻华使领馆人员纷纷前往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许多访华代表团也选择观看展览。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期间参观故宫,也观看了这个展览。

  “文物外交”紧随“乒乓外交”,在推动中美外交发展的同时,需要让更多的外国人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魅力,了解新中国文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1971年7月24日,周恩来总理批准郭沫若《关于到国外举办“中国出土文物展览”的报告》;8月17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选送出土文物到国外展览的通知》。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出国文展筹备小组从全国各地挑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出土文物精品,准备赴国外参展。

  在此次出国文展中,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出土的两件金缕玉衣中的一件,即刘胜妻窦绾的金缕玉衣将赴法国、英国、美国等展览。应日本方面提出的要有玉衣参展的需求,出国文展筹备小组选定了出土于徐州土山一号汉墓的银缕玉衣。

  银缕玉衣出土时保存状况不佳,必须修复完整才能展出。当时,王金潮主要做青铜器修复,没有任何玉衣修复经验,而且没有到过发掘现场,只是看过玉衣发掘照片,但在师傅金满生的鼓励下,他勇敢地接受了任务,调往北京故宫博物院,和故宫的修复师们一起参加文物修复工作。

  由于人为扰动,银缕玉衣散乱成了2400多片,还缺失200多片。面对如此艰巨的修复工作,王金潮对着银缕玉衣的2000多块玉片反复琢磨,并仔细观察保存完整的金缕玉衣,研究全国各地出土的其他玉衣,逐渐悟出了门道,发现玉片在身体躯干、腿部、胳膊、头、脚、手等各个部位从大到小的分布规律,以及肩部、下颌、鼻子、眼睛等部位玉片的特殊形状。在此基础上,辅以对玉片孔位、颜色、纹路、质地的分析,他进行归类、统计,把全身十几个部位的玉片分门别类,经过4个多月的不断尝试,最终成功实现编缀,将出土时已完全散乱的银缕玉衣修复完好。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1965年,王金潮(左二)刚进南京博物院学习青铜修复。作者/供图 

  王金潮时年23岁,到南京博物院师从金满生从事青铜文物修复工作已经7年。他与新中国同龄,现在已经73岁,回想当年的自己确如一个“小孩”,承担了一项影响深远的重要任务。

  修复完好的银缕玉衣,重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高超的工艺技术,得到了全国考古和文物专家的高度肯定。郭沫若先生在展出前有题诗云:“越王勾践破吴剑,专赖民工字错金,银缕玉衣今又是,千秋不朽匠人心。”1973年6月8日,包括越王勾践剑、银缕玉衣在内的236件中国出土文物精品在日本展出,历时4个月吸引了43万人观看,的确轰动一时。

  “回想起来,修复银缕玉衣那段时间,真是一生中的好时光!哪怕不能回家,一天到晚都在屋子里修文物。”对50年前在北京修文物的这段经历,王金潮深有感触地说,当时他住在武英殿近百平方米的大殿,摆满了最好的文物,大到赵州桥的石栏杆,小到晋宁石寨山的鎏金铜扣饰。那些喜欢文物的老先生们,一有空就往故宫跑。除了夏鼐,还有宿白、俞伟超、王振铎、唐兰、胡厚宣、史树青、李学勤……宿白当时就跟他一起住在武英殿里,最喜欢晚饭后拉着他一起在故宫里散步,讲自己发掘元大都的故事和研究元青花的新发现;俞伟超喜欢在工作之余给他讲满城汉墓发掘过程中的奇闻轶事;王振铎、唐兰、胡厚宣和李学勤则常常聚在一起,就湖北江陵一号楚墓出土的某件青铜器的定名进行讨论,史树青在一边默默做着记录……

  与诸先生的交游,让王金潮的专业水平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看见了中国青铜器和中国古代文明更广阔的世界。

  此外,凭借修复银缕玉衣的经验,王金潮后来还完成了江苏徐州九里山汉墓银缕玉衣的整体加固揭取工作,修复了江苏盱眙大云山汉墓金缕玉衣。2009年,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对江苏盱眙大云山汉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了江都王刘非及其妻妾的墓葬群。在考古工作开展的同时,南京博物院获赠了一套散乱的金缕玉衣,这套金缕玉衣正是盗掘于大云山汉墓,送到南京博物院文物修复室时同样是一箩筐散乱的玉片。到了王金潮手里,还真是找对了人。他将散乱的玉衣按不同部位大致分类,基本确定八组构件的整体轮廓和具体尺寸,将单个玉片与“玉片组”进行拼接;对缺失部分,按照其形状制作新的玉片,并对新玉片进行做旧处理;在进行编缀时,按照科学检测后的成分配比制作金丝,用特制金丝完成了玉片穿缀工作;最后依照玉衣原型,等比例缩小3%左右制作支架,将修复好的玉衣固定在支架上,实现了完美复原。

  一眼青铜 五十春秋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世界青铜器中的凤冠龙睛。在大约1500年的鼎盛期及其前后更为长久的时间里,青铜器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青铜器,承载着我国古代灿烂悠久的青铜文化。由于年代久远、所处环境复杂,无论是传世青铜器还是出土青铜器,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面目全非。在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里,今天人们能够欣赏到古代青铜器的熠熠光辉,穿越时空探寻古代文明的基因与密码,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青铜器修复人员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

  除了玉衣,王金潮还修复过如意金盏等文物,但他的主业,毫无疑问是青铜器修复。在50多年的时间里,经他之手和由他主持修复的中国古代青铜器,有成百上千件。在南京博物院,王金潮倾注毕生心血,以“只做好青铜器修复这一件事”的工匠精神,50多年心无旁骛、勤勤恳恳,将青铜器修复做到了极致。在他的手里,破碎的铜片化腐朽为神奇,还原为雕刻着岁月时光的精美艺术品;在他的身后,年青一代在他的悉心栽培下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青铜器修复“后来人”,续写着中国青铜器修复事业的新华章。

  “我入行跟金满生先生学习文物修复时,修复工作不像现在分得这么细,不只是青铜器,只要是出土的文物都要学着修。”1949年,王金潮出生于浙江杭州,从小就喜欢去铜匠铺子看人翻砂化铜铸造钥匙小环,或许在那时心里就埋下了热爱青铜器的种子。1965年,由于身体原因他从江苏戏曲学校提前毕业,被分配到了南京博物院,同一批学徒有选陶瓷修复的,有选书画装裱的,还有学器物拍照的,只有王金潮选了人人觉得又脏又累,但看起来有点神秘的青铜器修复。从此,可谓“一见青铜误终身”,50多年里,他一心扑在青铜器上,满眼都是青铜器,再也没有移开视线。

  王金潮在南京博物院的师傅金满生,出身于青铜器修复世家,是苏派(南派)青铜器修复大师和代表人物,曾发明古砖除锈法、打样膏塑模刻花、低熔点翻砂铸造、泡铜水涂焊做色等一整套青铜器修复工艺。

  王金潮授课现场 作者/供图 

  王金潮在修复错银铜牛灯时就采用了古砖除锈法。

  1980年出土于江苏扬州邗江甘泉2号东汉墓的错银铜牛灯,不仅设计精美,而且在制作时巧用铜银两种不同金属材质,形成颜色的完美搭配,是一件双金属青铜器。

  修复这类青铜器的技术难题在于除锈。一般给青铜器除锈采用的方法是用比青铜软的纯铜小锤轻击锈蚀,但是王金潮认为,青铜的腐蚀程度甚于银,敲击可能使镶嵌的银丝松动,所以采用了古砖除锈法——将细软的六朝砖块切成不同形状,对应铜牛灯不同的部位,轻轻地摩擦除锈,达到了既除锈又确保银丝毫发无损的目的。此外,遇到已十分脆弱或双金属制造的青铜器,金满生还借鉴苏作红木家具和玉器打磨技术,将木芨草泡软,用于除锈,保护和修复效果良好。

  做好青铜器修复,必须兼具勤勉与悟性。王金潮跟着金满生学习青铜器修复,既学到了除锈、加固、整形、拼对、补配、焊接、做旧、缓蚀等基本技艺,也学到了“一生一事”的匠人精神。“我师傅能手塑器物模型,能不画图直接雕刻纹饰,我不行;我师傅参与修复蔡侯墓青铜器,那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群,很多器形前所未见,修复需要强大的想象力。他天分如此之高,还是一天到晚做,一辈子做。”因此,自己“资质平平,全靠实践”,50多年里将全部精力付诸青铜器修复,并学习必要的历史、考古、艺术、化学、物理等知识。

  除了跟着金满生学习苏派技艺,王金潮还曾学习京派(北派)技艺。在南京博物院学习了一年左右,王金潮在1966年获得了到北京故宫博物院进一步学习青铜器修复技术的机会。故宫博物院的青铜器修复技术属于北派,承袭自北京著名青铜器修复师“古铜张”——张泰恩。在京派青铜器修复工艺第四代传人孟海泉教导下,王金潮有名师在侧,南北结合,不断钻研、摸索,手艺愈加精进。

  结束在故宫的学习回到南京博物院,王金潮很快参与了人生第一个青铜器修复“大项目”——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三里墩青铜器群的修复工作,其中包括一级藏品“错金银立鸟壶”“错金银牺尊”“嵌松石卧鹿”“嵌松石错金银镂空铜镜”及铜车马等。三里墩青铜器群数量多,修复难度大,王金潮跟着金满生修了好多年才完成。

  今天,这些修复好的文物大多安放在展柜里,人们在参观南京博物院的基本陈列“江苏古代文明”时,就能看到这些精美的文物。

  修复青铜器,也偶有遗憾之时。在三里墩青铜器群修复工作中,就有这样一件,也是让王金潮记忆最深刻的。“嵌松石卧鹿”送到南京博物院修复室时,鹿嘴缺失,鹿角破碎,鹿身也被压扁了,还有一面残破的铜镜,看上去惨不忍睹,令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件精美的文物。补好鹿嘴、鹿角,通过重新塑性恢复鹿身形状后,王金潮和师父遇到了难题:鹿角应以什么姿态安装?铜镜和卧鹿是一起的吗?这些问题没有现成参考或答案,只能凭借手艺和想象力自己琢磨。最终,两人通过研究各个博物馆里类似的青铜器文物,将鹿角修复得如树枝般昂扬向上,充满生命的灵动,并能够与铜镜配套,似乎完美了,但他们仍心存疑惑。师徒二人商议,在鹿身内放入一条白绫,简要记下了这次修复的时间、人物、过程。后来在动物园看到公鹿的角,看到曾侯乙墓漆鹿的形态,王金潮突然明白自己和师父修复的卧鹿并不完美,原样很可能是鹿角横斜,如同巨大的王冠戴在鹿首之上,同时也是一个放置铜镜的支架。这一件事成为王金潮心中永远的遗憾,也让他愈加明白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在修复工作中必须小心再小心。

  科学修复浑仪和简仪 

  南京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露天放置的浑仪和简仪,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室外古青铜天文仪器,不仅在世界天文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制作技术也代表了我国500余年前在天文、冶金铸造和工程力学等科学技术领域的高超水平。然而,近代战争的破坏和外部环境改变造成的持续损坏,使得浑仪和简仪的铜包铁结构受到严重损伤,表面铜绿因腐蚀而不断脱落,在20世纪80年代末存在倒塌的危险,其修复工作也在1988年提上了日程。

  修复两个十几吨重的天文仪器,无论是从体量上考量还是从工艺设计视角看,难度都非同一般。王金潮临危受命,领导课题小组承担起修复浑仪和简仪的艰巨工作。

  1973年,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完成修复银缕玉衣的工作后回到南京博物院,王金潮已经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青铜器修复师,并从退休的金满生手中接过了南京博物院技术部的接力棒。

  浑仪和简仪修复,同样没有先例可循,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新问题,需要创新思考,提出解决方法。修复课题组首先对浑仪和简仪进行了实体测绘,结合文献和数据对其工艺进行分析,并形成论文《浑仪、简仪制作技术的研究》,发表在《东南文化》1994年第6期上。

  基于对制作技术的了解,通过分析浑仪和简仪上存在的各种问题,考虑周围的大气环境,王金潮认为,除了修复开裂等问题并对仪器进行加固,还要对仪器表面的锈蚀进行处理,以科学的方法延缓其被腐蚀的速度。

  把握问题之关键,为浑仪和简仪修复奠定了理论基础。但问题的实际解决还是面临重重困难。青铜器的开裂问题需要通过焊接解决,但是由于仪器太重,常规的锡焊强度不够,无法将裂缝修补起来。王金潮通过数次实验,发现银铜焊接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强度不足的问题,首次将这种焊接方法应用在青铜器的修复上。除了裂痕焊接,长期露天放置的浑仪和简仪还要抵御酸雨侵蚀,常用的铜缓蚀剂如苯并三氮唑(BTA)效果不佳。为解决这个问题,王金潮与南京市化工研究设计院的谢甦合作,合成两种新型树脂并进行复配,运用对浑仪和简仪脱水后进行缓蚀和封护的工艺,使处理过的仪器既保持了原始特征,又能有效地阻止腐蚀。此外,课题组还借助腐蚀和人工老化试验、电化学极化曲线、XPS分析等方法,从腐蚀科学、能谱学、配位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等学科的角度,讨论了防护材料的性能和工艺与浑仪、简仪带锈防护之间的关系。

  在修复浑仪和简仪的同时,王金潮他们还有一项任务,那便是复制简仪,以保存这一杰出古代技艺。在传统工艺难以满足复制品强度和刚性要求、确保相位精度的情况下,王金潮和团队成员重新进行工艺设计,并充分运用新材料和新技术。经过多次方案论证,最终采用玻璃钢加工工艺中的充压袋塑法:在玻璃钢毛坯做好后,立即放入充压袋并合模充压,使两个半模同时加压、固化、整体成型。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复制品的相位精度和整体刚性,圆满完成了复制工作。

  随着青铜器修复经验的不断积累,王金潮的修复水平日益精进,渐臻完美,承担的大型修复项目也越来越多。2002年至2007年,他先后主持了河南郑州新郑青铜器群、江苏徐州泗阳汉墓青铜器群、江阴博物馆馆藏青铜器、江苏扬州江都南朝青铜器群、扬州博物馆馆藏青铜器和江苏淮阴高庄战国青铜器群的修复工作。

  2000年王金潮获太平洋文化基金会支持,参加两岸文物保存修复交流,指导台北史语所工作人员。作者/供图 

  创新推动古代青铜器工艺研究 

  从学徒到师傅,从工匠到学者,王金潮在从事青铜器修复实践的同时,还通过成分分析、实验室考古等方法,不断进行古代青铜器工艺研究,撰写了许多理论性文章,超越“匠人”,到达了“学者”之境界。

  在修复淮阴高庄战国青铜器群的过程中,王金潮敏锐地发现几件铜器上有焊接痕迹,还发现了铅锡焊料。他认为,对这批青铜器的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将有可能为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供理论材料。王金潮从15件青铜器中挑选了残片样本28个,送往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进行金相检测、铜器成分分析、焊料成分分析和焊料X射线衍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淮阴高庄战国青铜器群在青铜容器锻造技术和焊接技术两方面有新的特点。这无疑是中国青铜器制作技术在春秋战国时期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标志,也反映出这一时期江淮下游地区青铜器制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对于研究中国冶金技术史和江淮下游地区经济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

  在这一典型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王金潮与北京科技大学的专家联合,对长江下游、江苏宁镇地区34件吴国青铜容器样品进行了金相观察和成分分析,发现两大特点:一是铅含量普遍偏高,二是存在含砷青铜。王金潮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后,在2014年《汉江考古》第2期发表论文《吴国青铜容器的合金成分和金相研究》。其提出的最新观点对人们了解当时吴地的青铜器铸造业,以及吴地与中原等其他地域的青铜技术交流具有重要价值。

  事实上,在修复浑仪和简仪、分析吴国青铜容器成分之前,王金潮很早就对中国古代青铜器工艺和铸造技术有了独到的理论思考与探究。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其中尊盘是目前发现的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在随后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有专家推测尊盘本体部分采用范铸法铸造,而口沿部分则采用失蜡法铸造。

  王金潮觉得很疑惑。任何一种技术都有其发端、演变至成熟的过程,曾侯乙尊盘的失蜡法是如何凭空出现的?为何古人会放弃千百年来熟悉和通用的范铸法而使用失蜡法?种种问题在心头萦绕。于是,他用南京博物院馆藏的镂空青铜盖做了泥范铸造工艺实验,结果证明,范铸法是可以铸造出镂空纹饰的。他由此想到,曾侯乙尊盘的铸造工艺很可能是范铸法,而没有采用失蜡法。这一观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2006年,《江汉考古》第2期刊载了周卫荣、董亚巍、万全文、王昌燧合作的文章《中国青铜时代不存在失蜡法铸造工艺》,从曾侯乙尊盘和淅川下寺铜禁留下的范缝、焊接痕迹等工艺特点,中国青铜时代工艺技术演变,产生失蜡法的技术基础和社会需要等诸多方面出发,提出了“中国的失蜡工艺是伴随着中西交通从西方传入的,是在中国青铜器时代的范铸工艺结束后为铸造较复杂的器物(如佛像等)发展起来的”观点。此文一出,学界开始就“中国青铜时代有无失蜡法”展开激烈的讨论。持肯定观点的学者们不仅撰文反驳“曾侯乙尊盘是泥范铸法制成”,并且提出,早于曾侯乙尊盘的叶县许公宁透空蟠虺纹饰件是中国青铜时代采用失蜡法铸造技术的另一典型案例。

  王金潮是最早通过实验考古提出“曾侯乙尊盘采用泥范法铸造”这一观点的,所以他时刻关注着这一学术讨论,并通过泥范铸造实验成功地复制出了许公宁透空蟠虺纹青铜饰件。他在《南方文物》2008年第4期发表论文《泥范法复原许公宁透空蟠虺纹青铜饰件研究》,详细分析了复制过程。这一研究成果也为“曾侯乙尊盘采用泥范法铸造”提供了重要的学理支撑。

  “虽比高飞雁,犹未及青云。”王金潮并没有满足于这些成就,为了使泥范铸造法能为更多人了解,他从2008年开始运用三维动画技术,成功实现了泥范铸造曾侯乙镂空蟠螭纹口沿三维动画的制作,让古代青铜器工艺与现代科技“相互成全”。此后,他又相继完成了许公宁透空蟠虺纹饰件和陈璋壶的泥范复原和三维动画制作工作。以这些实验考古成果为基础撰写的论文《实验考古——中国青铜时代透空青铜器泥范铸造工艺求实》,发表在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古今论衡》第26期上。多年来,王金潮始终奋战在青铜器文物修复一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推动古代青铜器工艺研究迈向新的阶段。

  如今已退休的王金潮,仍然一刻放不下他毕生热爱的青铜事业,从没有间断青铜器文物修复、研究、鉴定工作。作为第五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铜器修复与仿古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步入古稀之年的他现在聚焦技艺传承,重点进行年轻人才培养。他手把手地带着徒弟们对青铜器进行观察、清洗、除锈、加固、整形、补全、缓蚀、封护、研究,把他们培养成青铜器修复好手,一如当年他的师父金满生带着他,一步步地探索青铜器修复的门路。

  文物与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优秀文化与精神品格需要不断传承,不能因年代和年龄各异而阻隔。修复文物,是一项格物致知的志业,看似最费时间和精力,实则是唯一的收获捷径。拂去岁月的尘埃,抚摸文物的沧桑,体验时间的脉动,复现历史的真实,在“从前慢”中发现文明成长的蓬勃生命力,融汇于大时代奔涌的洪流,乃足慰平生的乐事!王金潮执着于文物修复五十年,见证了历史与技艺的时代变迁,再现了大历史中追寻文明传承的意义。

  (作者单位:南京博物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