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音乐教学模式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2020年07月10日 05:3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10日第1964期 作者:吴宁

  音乐教育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艺术审美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提升高校学生整体素养的重要载体,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要求。长期以来,我国部分高校音乐教学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教学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教学效果无法达到理想目标,无法满足现代社会音乐教育的社会化、市场化要求。伴随着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以及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创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对于提高高校音乐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校音乐教育只有不断地创新和探索,才能既满足当下音乐教育新形势,又能谋求专业学科新发展。
  
  更新教学理念  提高教学认识
  
  创新当代高校音乐教学模式,首先要正确认识音乐学科,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以往的高校音乐教学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学习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往往采取统一的集体化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得到充分调动。但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独立个性的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更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持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强化。因此,必须引导高校音乐教师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学习需求。一要深入了解对象需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效果,消除不同角色之间的隔阂和差异。二要强化参与意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提高责任感,强化参与意识和参与精神,将自己融入教学生活中,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反思教学活动中存在哪些不足,还需要做出哪些方面的改进。三要注意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积极寻找和挖掘学生的可塑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包容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引导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并将自己的个性特点融入实践活动中进行检验和提升,形成正确的音乐理念和技巧。
  
  丰富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兴趣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目,教学时一定要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多融入现代元素,优化教学手段,以此培养兴趣、促进音乐教学效果的提升。

  完善课程体系。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知识结构体系不完善的问题,需要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大纲,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及学校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进行教学安排,在教学中不断完善知识体系结构。一要明确教学目标,不仅要掌握全面的音乐知识与技能,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二要强化教材内容建设,在教材选择上要考虑专业侧重点,并注重多内容的交叉结合。三要优化课程结构,在基础性教学上增加功能性训练,增加音乐美学、音乐学等学术与概念性研究的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改革教学方式。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要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一是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新型教学方法包含情境教学法、分组教学法、微课等。如在音乐教学中,很多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音乐知识与技巧,但缺乏情感的表现,无法深刻表达作品的内涵。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融入作品所要表达的情境中,真实呈现情感。同时,还可以利用当下热门音乐的流量作用,拉近学生与音乐、生活的距离,并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分析音乐,鼓励学生自己构思创作音乐。二是用好互联网教学资源。通过设立“互联网+音乐”课程,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开设不一样的网络课程,学生可以结合自身需求自主选择,与将来的就业无缝对接,打下坚实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率。如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可以多选择关于技术技巧、表演形体等方面的课程,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则可多选音乐教育等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教学工作的能力。三是加强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和动员学生举办音乐演奏会或相关音乐表演活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课后练习形式,打造艺术实践的舞台,让学生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检验自己的专业学习状况,提高反思能力和演奏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或自媒体平台,检验学生音乐作品的质量。
  
  强化师资力量  夯实教学根基
  
  高校教师的职业技能与素养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高校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不仅需要建设优质的教师团队,而且还要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不断提升教师职业技能与素养。一要做好“引进来”。要引进一批专业化、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加入高校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优化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二要强化“走出去”。要增加本校与外界的互动交流,邀请行业专业中的优秀人士来校开展培训,为本校教师带来行业最先进的思想、技术和理念;同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本校教师走出校门,支持他们参与国际国内相关专业交流、参加重大艺术赛事,有意识地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更多、更便利的机会和条件。三要实现“强保障”。建立健全对师资队伍的管理和评价机制,不断完善教师绩效考评奖励机制,通过实施督导制,对教学质量、学习效果、管理工作、规划工作进行监督、评估和指导。多管齐下,教师团队质量必将得到优化。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必然,它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结合时代发展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才能培养更多专业性、创新型的音乐专业人才。在大学音乐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与教学能力,重视校园艺术文化建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本文系山东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音乐学专业公费师范生能力培养导向的模块化课程设置研究”(2018Z13)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