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艺创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
2021年07月30日 08: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7月30日第2219期 作者:李岩

  中国共产党一向重视文艺工作,不仅善于把文艺工作和党的各项事业结合在一起,把文艺的力量变成前行的强大动力,更善于开创各种新的文艺形式,广收博取,推陈出新,积极发展文艺事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从而使文艺工作成为我们党光辉事业的一部分。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广泛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了使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富有成效,应该探索挖掘更加生动丰富的内容和更加多样有效的形式,通过文艺创新的途径来进行党史学习教育。

  中国共产党引领文艺的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社会主义政党,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一向重视文艺工作,不仅确立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而且不断创新文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文艺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中闪耀出独特的光芒。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很早就提出文艺工作的重要性,早在1929年的《古田会议决议》中,就提到了文艺宣传的多种样式,体现了文艺创新的思想,如开展戏曲、壁报、画报、歌谣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还要求充实宣传科的艺术股,集中绘画人才进行工作等,其中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之举。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党多次提出要从人民出发,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和创作。1938年在延安成立的鲁迅艺术学院就明确宣布“艺术——戏剧、音乐、美术、文学是宣传、鼓动与组织群众最有力的武器”,“要在民族解放的时代来发展广大的艺术活动,完成艺术的使命和作用”。鲁艺遵循党的文艺政策和方向,汲取民间优秀艺术养料,融汇外来艺术手段,不断创新,创造性地开拓出了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新路,如脍炙人口的《黄河大合唱》、延安学派的木刻和年画等都印证了我们党文艺服务于人民的真正使命和宗旨。

  文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百年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重视文艺并不断创新发展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艺创新本身就离不开继承传统,1942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指出了我们党在文艺方面的原则和方针,特别指出文艺继承传统的重要性,“对于中国和外国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但是目的仍然是为了人民大众。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文艺创新最重要的途径是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这也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基本文艺原则,“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看到的一切,从生活中提炼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创作出老百姓真正喜爱的文艺作品。事实证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文艺创新的必由之路,并早已成为我们党领导下的文艺工作者的优良传统。从建党伊始一直到今天,从革命年代的民族歌曲、延安木刻、新年画、抗战漫画,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油画民族化的深入、中国画的嬗变,再到今天的互联网艺术、新媒介下的综合艺术等,都体现了我们党坚持文艺创新这一传统的弘扬光大。

  文艺创新是当前党史学习教育的必然要求。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中一直面临的重大课题。只有不断创新,我们党才能不断迸发出新的生命力,才能永葆青春,才能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党史学习教育同样需要发扬创新精神,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新的文艺。今天,党史学习教育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要普及党的历史知识,增强党的凝聚力,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就一定要利用文艺的多种形式,开拓文艺渠道,激发创新思维,结合多种媒介,使党史学习教育真正活起来。百年党史无比丰富,是一座真正的文化宝库,我们应针对不同内容、不同受众、不同环境,采用不同的文艺形式。比如有许多党史故事的发生地,就可以多采用实景复原、实物展示、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不仅内容上要创新,不断吸收党史研究新成果,形式上更需要创新,尤其是要利用当前各种互联网信息技术、新媒体艺术等开展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文艺活动,改变过去以历史教材、宣讲报告为主的教育形式,真正使党史走进人们的心中。

  总之,文艺创新和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必将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魅力,从而也必将增强党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思政教育影响因子测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数据分析平台建设研究”(20CMYJ0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