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红色经典如何走进“人民性”
2022年10月19日 10: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0月19日总第2511期 作者:田泥

  “红色经典”内蕴了特定时代的历史与现实文化心态的特质,具有跨时代表达的思想内核,而有时这种内核是不可轻易地被复制和还原的。“红色经典”高蹈革命的激情、理想和时代气息。那么在这种语境中,如何处理个人意志与集体意志、个人情感与历史使命、知识分子与乡村生活模式之间的关系,进而在这种冲突关系中,突出所要叙述的主题,这应该是检视主创者审美创作能力及水准的核心所在。

  社会主义自我革命的一面镜子

  电影《柳青》主要改编自柳青女儿刘可风所撰写的《柳青传》文本,内容自然也涉及红色经典小说《创业史》,存在由印刷文本到视觉文本的转换。作为历史真实人物与事件的影像表达,自然需要将新时代的审美与核心价值叠放其中,力求让“红色经典”在新时代获得增值,释放出新的动力源,这也契合当前艺术界新的思考点。

  从电影文本生产及传播来看,电影《柳青》拓展了电影表意与写实的空间表达。第一层面是属于表层面的语言与修辞,还有内心独白以画外音的方式时常出现、文学观念的注入,可包容电影艺术作品的多义性,保持开放的阐释空间,赋予其多重的美学与文化意蕴。如影片中的经典台词:“政策好不好,就看农民是哭还是笑。”“合作化是探索与实践,为后人提供借鉴。”“社会发展都是遵循一个规律,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我就是失败了,也是对文学的一种贡献。”这都是柳青的内心与精神世界的投射。第二层面主要以动态的影像来构成,所涉及的历史画面具有视觉冲击力,也有可能成为较直白而出现残缺的现实。《柳青》片尾有一组镜头:面对朝阳升起,柳青站在高高的塬上,吟诵了一首诗:“襟怀纳百川,志越万仞山。目极千年事,心地一平原。”此后,电影进入到了叙述的高潮。镜头转向了一个赶着马车农民的背影,柳青发出了独白:我看着他们就亲。电影从远景到近景,切到柳青嘴角抽动、流一行清泪的特写。这样的画面令人动容与感喟。第三层面最坦率而且保存相对完整,诸如电影画面中的地域文化元素花馍、窗花、动物雕塑、麦田里矗立的石刻神像,以及陕西方言等,妥帖地嵌入到电影叙事,增添了地方人文性与民间色彩。

  电影《柳青》以时间(1952、1955、1958、1964、1970)刻度为线索,按照编年史形式结构叙事,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作家柳青放弃城市优渥生活条件,回到陕西长安皇甫村扎根十四年,与农民一起搞农业合作化,从土改运动后农村出现了新分化,到建立农村互助组模式,再到成立初级社和高级社,展示了柳青《创业史》的创作过程和心路历程。影片对轰轰烈烈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场景进行了描绘,也揭示了合作社内部矛盾与农民的复杂心理。电影《柳青》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体现了历史与现实、作家与人民、文学与电影的对话,是知识分子介入乡村现实的革命性探索与生活实践,也成为社会主义自我革命的一面镜子。

  生命本身的精神高度与精神力量

  电影时空中的柳青共有几个重要阶段:一是归乡初期的创业。一开始展现的镜头里的柳青,是风华正茂的知识分子气质,他以现代知识分子的样态,带着理想与激情回归乡村,立志要改写中国乡村现实,记录新中国的社会发展。很快,柳青实现了干部、知识分子、农民身份的转换与叠合,他以光头与乡村着装形象一出现,坐在树下的农民看到并立刻簇拥到他身边。二是非常时期的创业。柳青以火热的激情,融入了乡村创业模式,但在对接到乡土现实的过程里,遭遇了来自特殊时代的考验与曲折,但柳青坚定革命信仰,依然关心民生问题。电影《柳青》按照艺术创作规律处理生活素材,通过构图、俯拍、远景、逆光等电影语言,将人的朴素情感与广袤大地上的稻田、动物自然之境融合,尽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的创造力、向心力与意志力,歌颂了人民勤劳、质朴的精神与人格。整体上来看,电影的艺术气质浓烈。其中围绕互助组的建立与合作社的推行,是电影浓墨重彩的部分,前期合作化生产,摄影、构图、俯拍、远景、布光都充满革命浪漫主义气息,形成轻盈、欢快的运动镜头与节奏。

  影片尽显生命本身精神高度与精神力量,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的光芒,也焕发出了人类生命崇高之美。通过对柳青、王家斌等人物形象的塑造,立体展示了他们的协作与互动,推动了整个故事情节发展,体现了作为党的基层领导与作家的多重使命,唤起了新中国农民自觉意识与使命意识以及生命崇高的意义。柳青深入乡村、扎根乡村,住在简陋的庙里,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认准“要想写作,就要先生活,要想塑造英雄人物,就要先塑造自己”。当妻子欣喜地拿着中国青年出版社寄来的《创业史》的16000元稿费时,柳青却毅然决然地将稿费全部捐献出去,扶持当地公社乡村的基建,带着妻儿们继续过清贫日子。“我们做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可以了,又不是为了表扬,更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这一切身体力行的奉献与作家高洁的灵魂,还有他的风骨、气节与品格,都获得人民的尊重与敬意。

  当代意义与启示

  《柳青》是对经典的另一种方式的解读,彰显了柳青大的视野与格局,不仅具有史诗性的历史意义,也体现了柳青介入乡土现实的实践及创业革命的当代意义与启示。电影叙述回到历史的语境中,以合作化运动中作家与农民的互动、协作共同创业为基点,还原与展演历史中的人民作为社会乡村主体的构建者,他们贴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思路,投入到乡村合作社道路的革命实验中,取得了振奋人心的成就。作为一个对党和国家有坚定信仰的作家,柳青真实地记录农民的生活现实与时代的发展,也以自己的革命意志与精神力量参与中华民族基石的铸造。

  电影强调了人民的主体性构建,不仅仅要把柳青作为一个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来塑造,通过人物与时代、环境的冲突矛盾,来反映革命创造的复杂与艰难;同时在“大历史”与“新主体”的关系中,将人民作为时代主体与精神谱系的缔造者,展示他们在中国社会主义初期积极参与建设物质财富、精神共同体的构建。在集体创业的过程中,不仅柳青发生了蜕变,每个个体都发生了革命性的蜕变。影片真实地体现了农民当家作主、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景与主体性;但也毫不回避农民自身存在的狭隘与消极心理。

  此外,强调了理性精神价值的力量,同时也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理性反思。电影以柳青为叙事主体,刻画了一位经典作家的内心世界与灵魂的刻度。通过柳青与农民的关联故事的电影镜头与生活场景的展示,揭示了中国发展的史诗般的真实境况,并且在歌颂英雄人物的同时,也展现了对生产方式、发展速度、政策的反思与问题意识,因而充满了理性探索的勇气与质疑精神。

  最后,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性。《柳青》真切地把握了社会历史的脉搏,从互助组到合作社,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从旧农民到社会主义新主体,还有社会主义工业化以及城乡关系,绘制了一幅激荡着时代激情与意志的动态图景,探索了人的自身存在价值与生命意义,展现了社会主义时期新的情感结构与精神结构。

  《柳青》以影像建构起大众对民族、国家、历史的集体认同,承接了《创业史》的自我革命的创业精神,在个人、集体、乡土、民族、国家的多重“创业”叙事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家国一体”,对创业精神做了崭新的诠释与有意义的探索,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更向世界展示了精神价值的中国构建。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