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传统的当代转进与发展
2024年01月19日 10:3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月19日第2819期 作者:席格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猛烈批判礼教以来,很多人对“礼乐”存在着误读甚至是偏见。事实上,“五四”所批判的是“礼教”而不是“礼仪”。当代文化建设要发掘礼乐传统资源,必须重返礼乐生成的历史原境,重识、发掘和弘扬礼乐本意所蕴含的精华。就礼乐传统而言,“精华”所在便是“礼乐精神”。

  那么,何为“礼乐精神”?从孔子“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的感叹可知,他认为礼乐的传承发展贵在精神而不在形式。由此,礼乐的演进实质上就是“礼乐精神”的传承,在坚守“礼乐精神”的前提下“因时”“革新”,对“礼乐形式”进行“损益”。至于礼乐精神的内容,历代论述虽侧重各有不同,但都指向了“和”,将“和谐”视为礼乐精神的核心。至现代时期,蔡元培、王光祈、朱光潜和宗白华等都强调对礼乐和谐精神的传承,且对礼乐精神的论述在“和谐”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化拓展。如宗白华既深度论述了礼乐和谐精神对传统文学艺术的影响,又发现了“乐教”对中国文化“美丽精神”的滋养,即礼乐的“尚美”精神。基于此,礼乐传统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融入,便主要是围绕和谐、革新、尚美等礼乐精神向当代文化实践的落实展开。这种展开的具体体现便是当代新礼乐的建设与完善。

  第一,完善富有现代价值观念的新礼仪。当代礼仪的制度化建设,自新中国成立便已经开始。随着国家政治、社会、文化等制度建设的改革与完善,以国旗国徽国歌制度、国家庆典、国家纪念日、宣誓仪式、军队礼仪和外交礼仪等为代表的相关制度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与传统礼仪相较,当代国家礼仪不仅在形式上与其迥然有别,而且制度建构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即荡涤了尊卑、贵贱、上下,而融入了平等、民主、自由等;同时,两者在礼仪艺术品格的追求,即对诚敬、敬畏之心的要求,以及在营造仪式感、庄严感和神圣感等方面又是相通的。与国家礼仪和传统礼仪之间的裂变不同,当代个体的人生礼仪、节庆礼俗、社会礼仪等与传统礼仪之间有着鲜明的连续性。但这些礼仪由于缺乏统一引导、规范,在形式上呈中外杂糅、多元发展。那么,如何在坚守现代价值原则的基础上传承传统礼仪、凸显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并汲取外来礼仪,完善人生礼仪、节庆礼俗、交往礼仪等的建设,已经成为当代文化礼仪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关涉个体行为的雅化和日常生活的美化,关涉敬业、诚信、友善、孝敬等良风良俗的培养,关涉传统礼乐精神在当代礼仪维度的转化与弘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维度。

  第二,构建以艺术教育为本位的新乐教。与传统礼乐作为衡量“文明”与否的标准相应,礼乐教化实质上就是诉诸乐教、诗教来提升民众的人文素养和培育公序良俗。当代新乐教建设的宗旨亦然,既重视诗教(文学教育),又注重乐教,并且扩展为广义的“艺术教育”,涵盖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和建筑等,初步综合形成了以艺术为核心的国民教育体系。该教育体系主要诉诸美育、艺术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展开,不仅依托学校,初步开发建构了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教育体系,诸如博物馆、美术馆、群艺馆、文化馆和广播电视网络传播平台等,而且推动了社会商业机构对艺术教育的广泛参与。同时,其在教育方式方面,因应时代文化和科技发展成果,以革新传播方式和引入高新技术等方式提升了教育效果。但在传统乐教向当代新乐教转进的过程中,“乐”所理应承载的和谐、尚美、向善等精神出现了流失现象。在当代艺术体系中,娱乐审美功能优先,象征功能、教育功能等被弱化。这就有待于在新乐教体系完善的过程中,在发挥艺术陶冶情操、美化生活和文化传承功能的同时,融入象征功能、价值教育功能等。

  第三,建设“美善相一”的艺术和文化制度。礼与乐的理想关系或许可以借“相须为用”进行概括,即在礼之乐与乐之礼之间形成一种“美善相一”的动态平衡关系。质言之,也就是国家制度与文学艺术之间达成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统一。礼所代表的国家制度,强调文学艺术对“善”的追求、形成外在规约;乐所代表的文学艺术,则注重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国家制度对文学艺术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唐代科举制度与唐代诗歌、书法艺术繁荣发展具有直接关联;宋代画院制度对绘画艺术的直接推动;历代王朝“制礼作乐”对音乐舞蹈艺术发展的推进等。当国家制度放松对文学艺术的制约,任凭其自由发展时,文学艺术很容易陷入放任自流的状态。如当代网络平台、互联网空间在带来文学艺术媒介革新、助推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因追求经济利益、低水平重复创作、迎合受众低级趣味需求等,出现了以低俗、庸俗、媚俗“三俗”为代表的不良社会文化现象。这不仅有待于文学艺术批评的引导与提升,而且需要艺术和文化制度介入规范。需要强调的是,艺术和文化制度建构的目的,并不是要给文学艺术的创作、评价、传播等套上紧箍咒,而是赋予文学艺术健康发展的自由空间,以引导的方式促使其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对此,可以汲取汉唐时期国家艺术和文化制度建设“礼合乐宜”的历史经验,以“美善相一”的统一作为参考。

  一言以蔽之,礼乐传统向当代文化实践的转化演进,并由此推动的当代新礼乐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复杂工程。正是基于此,坚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现代价值原则出发,对优秀礼乐精神和礼乐传统资源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方能有力地推进礼乐中国、和谐中国与风雅中国建设。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