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码转换助推积极交际
2022年08月23日 09: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8月23日第2476期 作者:王云 胡文洁

  语码(code)指人们用于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它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是一种方言、语体或语域。《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将语码转换定义为:“说话者或写作者从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转用另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语码转换为交际而生,为多语文化和谐共生而存,在延续文化多样性、促进网络交际、反映时代风貌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因此,如何正确利用语码转换,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话题。

  语码转换的积极作用

  其一,延续方言文化多样性。方言是各民族文化最鲜明的表征,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是各区域文化历史延伸和时代拓展的载体。如何延续方言的多样性是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而语码转换在该进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语言学家甘柏兹(John Gumperz)认为,一次语言交流中出现属于两个不同语法体系或亚体系的言语片段是语码转换的一种典型表现方式。在我国,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转换密集频繁、生动有趣,令人印象深刻。近年来,网络上的一些视频以“普通话+方言”为基本结构,使两种不同语码自然衔接、流畅转换,以此向人们推介自己家乡的习俗等。这样既接地气又毫无违和感,使不同文化的个体在交际的过程中体验到轻松愉悦的氛围,也使大家对彼此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缩短了不同地域的时空距离,拉近了各地人民的感情,在延续语言多样性的同时也助推了语言的保护与传承,具有很强的人文风采和地域特色。这种传递积极情感的网络事件,就得益于两种不同语码的合理转换。

  其二,促进网络语言符号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语言逐渐活跃在大众视野中。秦秀白从语体学角度对网络语言和网络话语进行了区分,指出“网话”是语言的一种功能变体,与语码转换的关系密不可分。在使用聊天软件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语码转换现象。语码转换不单发生在两种语言之间,字符、符号、数字、表情的交替使用都属于语码转换的范畴。语码转换在网络语言中主要包括中英文之间的转换、中文与非文字符号的转换、中文与阿拉伯数字间的转换等。语码转换在网络交际中的应用,可以反映使用者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相关研究表明,当处于积极状态时,人们会更倾向于进行语码转换;而当处于消极情绪时,人们则会在潜意识中回避对语码转换的使用。有效的语码转换不仅可以提高谈话者之间的沟通效率,弥补交际双方之间的文化空白、情感空缺,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语言的简洁性、丰富性、开放性等特征活跃气氛,拉近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共鸣。

  其三,构建言语交际和谐性。语码转换是一个动态的交际过程,是一种有效的交际手段,人们可以通过使用和变化不同的语码来表达自己的意图。贾尔斯(Howard Giles)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阐述,提出“语言靠拢—合作原则”,即说话人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语言或语体,以更接近谈话对象的语言或语体来展示自己的亲和力,在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尽量建立更多的共聚量,从而减少自己在达到目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语码转换在日常交际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在不同场景中使用的语言表达和语体风格有所不同,所起的作用自然也不一样。比如,当我们出门在外遇见同乡时,会自然地将普通话切换成家乡话,从而快速拉近谈话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让交谈变得更加自然、舒服、亲切。因此,语码转换的恰当使用,不但可以克服谈话者在交谈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障碍,还能够缓解人与人的疏离感,增进彼此的信任,从而促进友好交流氛围的建立,构建和谐交际。

  其四,记录流行语的时代性。流行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作为一种特殊文化符号,流行语能够体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或社会变化。近年来,大量新词就是在语码转换的基础上生成的。比如,“Taikonaut”一词由马来西亚华人赵里昱创造,意为中国宇航员,是由中文“太空”的拼音音译和宇航员的英文后缀构成,目前已在英语世界被广泛使用。当今社会文化朝着多元化、开放化、融合化的方面发展,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姚小平认为,一个物种变异越多,越有益于自身的改进,存活的可能性也越高,语言更是如此。“Taikonaut”是中西方语言结合的产物。语码转换反映的是中西方在科技上的共同进步,以及世界文化互相借鉴、融合的趋向。

  语码转换的恰当使用

  语码转换是言语交际的普遍现象和不同语言接触的必然结果,是讲话人传递信息时的主动选择,是表达说话者意图的一种有效方法和手段,在延续方言文化多样性、促进网络语言符号化、构建言语交际和谐性、记录流行语的时代性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有鉴于此,本文对如何恰当使用语码转换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在个人交际领域,应注意语言运用和表述的得体性,避免语码转换的不当使用。虽然语码转换可以提高谈话者之间的沟通效率,活跃气氛,但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谈话的场合。在不恰当的场合错误使用或频繁使用语码转换,则会阻碍双方的沟通,给对方留下较差的印象。同时,谈话者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语码转换的使用。由于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代沟”,小辈在与长辈沟通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语码转换使用的频率,如表情包、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对于年纪较大的长辈而言,他们可能较少接触智能设备,不熟悉表情包、流行语及二次元等很多现代元素。较高频率使用这些符号,可能导致沟通不畅或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语码转换虽然会提高谈话者之间沟通的效率,活跃聊天气氛,但不规范地使用聊天用语,则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

  第二,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适当地将语码转换融入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与效率。在课堂上,教师应灵活运用语码转换。对于较为抽象、复杂的知识点,教师可采用学生熟悉的语言进行讲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英语学习课堂中,中文与英文的交替使用,易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语码转换的合理运用,也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引用一些时下流行的幽默用语甚至方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消解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和排斥感,激发其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控制语码转换在课堂中的使用频次。尤其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教师过多使用语码转换,也会导致学生对母语产生依赖感,甚至会排斥教师使用第二语言,从而阻碍学生有效的外语习得。

  第三,在公共领域,语码转换也可以发挥很多积极作用。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强调,语言是以词语为工具的活动,是充满生机和情趣的活动,其中为大众所熟知的一种语言活动就是谐音的运用。谐音属于语码转换的一种类型,主要利用同音或近音的条件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修辞格。语码转换的谐音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比如,在安全标语和安全宣传广播用语等领域,若能将语码转换做到灵活切换、合理运用,不仅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还会让人自觉遵守规则,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将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再比如,在商业销售过程中,一些巧妙运用语码转换的广告(如谐音语码转换等),可以让人过目不忘,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商品的特征,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也展示了语言的独特魅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码转换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一种充满活力的语言文化现象,是维护和发展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也是促进情感交流的润滑剂。人们的日常交际离不开语码转换,这一语言现象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语码转换具有重要的交际功能、文化与时代价值,我们在注意到语码转换重要性的同时,也应关注语码转换的合理使用。积极的语码转换能够有效提高人际交往的话语质量,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良性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则会导致交流不畅或交际活动的失败,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语码转换的恰当使用,是其助推积极交际的基础和前提。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语码转换加工机制的双语能力提升路径研究”(21BYY10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