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翻译概念史研究助推科普能力建设
2023年08月23日 09: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8月23日第2719期 作者:缪蓬

  近年来,科普能力建设已成为科技创新发展事业的重要一环。我们对于一系列基础性医学概念的把握和使用,经常会出现一些偏差。比如,对于“感冒”与“流感”的区别、“细菌”“病毒”“病菌”之间的关系等,有些人就不能辨识清楚。此类具有基础性的医学概念,关乎人们对身心健康的认知、对疾病预防的理解、对卫生习惯的态度。因此,此类医学概念的普及,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医学知识的科普工作不可谓不紧迫。

  目前,在我国通行的主流医学概念,多为19、20世纪“西医东渐”浪潮中引入的“外源性”概念。比如,“细菌”“病毒”“免疫”“疫苗”“流感”“癌症”等。要正确认识这类概念,离不开对它们引入我国历程的追踪和考察。对这些基础性概念从翻译概念史的角度加以研究,厘清它们在传入我国过程中的译词情况,分析它们同我国本土传统医学发生了怎样的互动,并探究这些概念对于中国医学“现代性”产生的影响,可以为当下的医学科普工作提供助力,为医学方面的科普能力建设添砖加瓦,同时在专业教学、词典编纂、对外传播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把握学科背景 

  我国的翻译史研究起步较早,大约始于清末。与翻译史研究相比,我国的概念史研究可谓更为年轻且更具活力。概念史是德国的学术传统,最早可追溯至黑格尔的著述《世界史哲学讲演录》,其后在科赛雷克(Reinhart Koselleck)对德意志“鞍型期”的考察中逐步发展壮大,对德国社会政治领域基本概念加以追根溯源的《历史基本概念》是其代表性成果。20世纪末21世纪初,概念史在我国逐步兴起。方维规在关于现代中国“文明”“文化”观之嬗变的探讨中,较早借鉴了德国概念史的学术传统。随后,概念史在我国的关注度日益上升。《亚洲概念史研究》丛刊于2013年创刊,至今已出版10卷。有关“社会”“世界”“权利”“公理”等基础性概念在我国递嬗的研究,也见于一系列学术刊物。但在概念史研究领域,对于医学核心概念关注较少。就重要性而言,面向医学的概念史研究应当占有一席之地。

  考虑到“西学东渐”进程中大量“外源性”概念导入汉语言文化体系的历史现象,我国外语学界也开始有将概念史的方法引入翻译史研究的讨论,“翻译概念史”应运而生。这为医学核心概念重新受到历史、语言及翻译学界的关注提供了机遇。“西医东渐”将来自西方世界的医学知识和医疗体系引介至我国,也将一系列西医概念引入汉语。医学翻译概念史即以此类概念为研究对象、以翻译史为研究视角、以概念史为研究方法的新兴学科分支,具有一定的跨学科属性。

  聚焦现实意义 

  在人们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医学翻译概念史研究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第一,就翻译活动本身而言,医学翻译概念史研究对医学语汇应当采取何种方法进行翻译定名具有指导意义。换言之,医学翻译概念史研究要求研究者基于语言事实、立足历史经验,提炼近代“西医东渐”过程中大量医学名词翻译、审定工作中的得与失,形成医学语汇的翻译方法论,避免翻译不当所致的理解错误或认知偏差。比如,“癌症”一名于20世纪30年代前后确立,在被译为“癌症”以前,该病还有“癰”“疽”“癰疽”等译名(见于当时各类报章),“癰”“癰疽”等译名也将“cancer”概念同“carbuncle”概念(今译为“痈、红疹”)混淆在一起。“癌”字在发音上由“yán”至“ái”的变化也避免了普通炎症和癌症的混淆。关于“癌症”的翻译概念史,对医学名词翻译、审定中如何避免一字多义、字音相近等造成的概念混淆,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第二,从受众认知角度看,医学翻译概念史研究对增进民众关于医学术语、概念的理解和接纳具有指导意义。该类研究的成果产出多为论文、专著、词典等,在社会上能够形成一定的科普效应,起到基于历史事实、避免望文生义的作用。比如,对“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语词加以溯源,能够帮助人们厘清不同门类的致病微生物概念在汉语中扎根并演化的过程。这对民众认识并理解不断涌现的新疾病、新病原具有积极意义。

  第三,在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的维度上,医学翻译概念史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医学核心概念在近代中国发生、翻译、流变及容受的描写、记叙、分析与探讨,能够为翻译教学,尤其是科学术语的翻译教学,提供丰富的案例。同时,它还可以培养翻译专业的学生,立足历史文本理解翻译理论、提炼翻译原则、总结翻译规律等专业能力。此外,医学翻译概念史研究也涉及一系列中国近代史上引介西医知识、传播西医文化、打通中西医学说的医家和学人,他们的生平事迹也是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历史宝库。

  第四,医学翻译概念史研究能够为医学词典、医学术语类书籍的编写工作提供一定线索。名不正则言不顺。与社会文化概念一样,医学概念也是需要正本清源的。而这些概念的定名始末,正是医学翻译概念史研究力求详尽叙述的翻译实践历程。基于此等语词溯源工作凝练所得的词源信息,可以写入各类医学词典及医学术语相关著述,帮助读者更好把握相关概念在近代中国的发生、递嬗和演进。

  第五,医学翻译概念史研究可以为更好地“翻译中国”与“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一定借鉴。在“西医东渐”的浪潮中,传至我国的西医概念背后,是一则又一则“西医故事”。作为源自异质文化的陌生概念,它们何以与其目标受众的认知结构形成“认知对接”,进而成为“听得懂”的新概念,是值得研究的现象。医学翻译概念史研究聚焦西来新知和本土旧识之间的互动,挖掘“西医故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将这些经验应用于“中国故事”的设计与讲述,或许能够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新的可能。

  助力科普工作 

  医学翻译概念史研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同我国医学知识科普工作密切相关。

  第一,医学语汇的翻译定名是医学知识科普的基础。译名的不严谨、不规范甚至不正确,可能导致概念引介中的偏差及错误,对相关知识的科普构成阻碍。比如,将“influenza”错译成“感冒”,会带来对于“流感”严重性的误区;将“virus”错译成“病菌”,会导致民众对致病微生物分类的错误认识。医学科普有效的前提,是医学术语、译名使用的规范、准确。

  第二,医学翻译概念史研究的成果产出为医学知识的科普工作提供了丰富资源。阅读是医学科普的重要途径,兼具信息量和可读性的医学读本是医学知识的重要载体。医学翻译概念史研究聚焦对民众健康观念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性医学概念,追踪它们在近代中国实现译词选取、参与话语竞争、完成知识建构的“来龙去脉”,对它们的形式及意涵加以历时性扫描。这在提供大量基于历史文本的信息与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第三,医学翻译概念史研究之于翻译学、医学人才培养的指导作用,能够为今后的医学知识科普工作提供人才保障。一方面,语言学、翻译学、历史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均能够投入医学翻译概念史研究的书写工作,可以进一步壮大医学知识科普队伍。另一方面,随着医学翻译概念史的研究成果逐步融入医学专业教学,今后的医务工作者将具备更强的科普能力,能够以“科普工作者”的身份投入社会服务之中。

  如今,随着日常生活的“医学化”程度越来越高,医学话语和日常话语的融合程度也日渐提升。比如,“灭活疫苗”“核磁共振”“幽门螺杆菌”等此前离我们日常生活尚有一段距离的医学术语及概念,现已成为人们日常会话中的“高频词”。医疗话题关注度的持续走高,为医学知识的科普创造了有利环境。医学知识科普离不开中国医学史、中西医交流史、“西医东渐”史等提供的素材及养分。在这些历史叙事中,均可见翻译概念的重要地位,以及概念、理论、学说等引介中不可或缺的“翻译”环节的重要作用。医学翻译概念史研究正当其时。

  (作者系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