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全会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确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深刻揭示和彰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历史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
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孕育、探索和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群众期盼与需要的深刻体悟。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科学确立和一以贯之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指导并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新时代以来,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党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民群众新期待,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党领导人民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二十大确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新时代新征程,广泛而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两个结合”为根本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各方面的体制机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描绘并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和繁荣兴盛,党领导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谱写当代中国更加壮丽华彩的乐章。
坚持和运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经验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党在领导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确定改革开放必须遵循的原则,充分体现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六个重大原则”统一起来,深刻阐明这些原则的基本内涵、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以及坚持和运用这些原则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党对改革开放的领导权,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历史地看,党领导人民之所以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并在改革开放中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根本原因就在于党领导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同时不断改善党的领导,让党的领导更加适应实践、时代、人民的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从人民利益出发,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机统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坚持系统观念。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从系统观念出发,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深化了党对改革开放规律性的认识和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准确把握,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问题和目标导向、战略安排、系统部署和实践路径上,丰富和发展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时代内涵与特点。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历史发展深刻昭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新时代新征程,党领导人民广泛而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指出,这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动态过程,必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已有制度需要不断健全,新领域新实践需要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风险挑战。有效应对这些风险挑战,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聚焦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就是要坚持继续完善各方面制度机制,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党领导人民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将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