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ènes:“鳗螈”抑或“鲛人”
2020年05月26日 09: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26日第1933期 作者:张婷

  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里,由于地理位置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西方人对中国产生了疯狂而奇特的想象。阿根廷诗人、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博尔赫斯对中国文化十分着迷:“我对许多人说过,我做梦也想去中国。”虽然他终身未能踏上中国的土地,但是他对这个古老国度的奇思妙想从未间断过。博尔赫斯在《约翰·威尔金斯的分析语言》一文中曾经“引述”了中国古代的一本百科全书上对动物的分类:“(1)属皇帝所有,(2)有芬芳的香味,(3)驯顺的,(4)乳猪,(5)鳗螈,(6)传说中的,(7)自由走动的狗,(8)包括在目前分类中的,(9)发疯似地烦躁不安的,(10)数不清的,(11)浑身有十分精致的骆驼毛刷的毛,(12)等等,(13)刚刚打破水罐的,(14)远看像苍蝇的。”

  实际上,这一分类是博尔赫斯假借德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弗兰茨·库恩(Franz Kuhn, 1884—1961)博士之口杜撰的。库恩博士并没有编著过所谓的“中国百科全书”,即《天朝仁学广览》。作为语言虚构大师,博尔赫斯编造了一个看似可信、神秘而又怪异的古老中国,而这个纯粹的虚构往往令人信以为真,福柯甚至据此产生灵感而创作了其代表作《词与物》,并在前言开篇中引用了上述这份动物分类清单。这种来自古老东方的所谓“动物分类法”令福柯感到惊异,他从中领略到不同文化在语言中分类阐释自然时产生的巨大鸿沟,进而获得了《词与物》的创作灵感,这实在是个美妙的误会。

  虽然这段引文是博尔赫斯所开的小小玩笑,其中的“鳗螈”一词却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麦克米伦百科全书》记载,鳗螈是北美洲特有的一种动物,是一种形似鳗鱼的蝾螈。既然这是北美洲才有的动物,怎么会出现在一本所谓古代中国百科全书里呢?这涉及翻译的准确性问题。在博尔赫斯的原文中,他使用的西班牙语词汇是“sirenas”,有海妖塞壬、鳗螈等意思,福柯引用了该文的法语版本,《词与物》中文版将其译为“鳗螈”。我们认为,既然博尔赫斯的虚构背景是中国,鳗螈又是只存在于北美洲的生物,从逻辑上来说,此处译为“鳗螈”显然是有待讨论的。

  如果依照词典解释,能否译为“美人鱼”或“海妖塞壬”?我们认为这依然是欠妥的。人首鱼身的人鱼形象虽然广泛存在于东西方神话传说之中,但是它在差异化文化背景中的具体形象与情感意蕴并不相同。正如中西方虽然都有“龙”这一概念,但中国的龙威严祥和,西方的龙却暴虐邪恶,如果简单地将西方的“美人鱼”与中国的“美人鱼”画上等号,事实上无法准确传达二者的差异,甚至有可能造成鸡同鸭讲般的误解。

  中西方神话传说中关于“美人鱼”的形象演变有很大区别,最终呈现的“美人鱼”意象也各不相同。西方的“美人鱼”美丽、性感,具有致命的诱惑力。荷马史诗《奥德赛》是西方最早提及塞壬的文学作品,传说塞壬们以美妙歌声诱惑水手,使水手听得如醉如痴,忘神地走向她们,“她们诱惑任何到访者,谁若是不知情去接近她们,倾听她们的歌声,就休想返回家园,看妻儿们在身边欢悦,而塞壬们坐在草坪上,用清亮的歌声迷惑他,周围白骨成堆,还有干瘪的人皮”。即使是英雄奥德修斯也难以抵挡塞壬优美的歌声,需要让水手把自己紧紧捆起来才能平安渡海。在古希腊罗马时代,海妖塞壬时常以人首鸟身的形象出现,并具有在海天之间随意幻化成鱼或鸟的能力。直至中世纪,塞壬的形象才固定下来,成为现在人们所熟知的美人鱼。可见,塞壬是集残忍、智慧、性感、美的吸引力和死亡阴影于一体的具有丰富意蕴的半人半鱼神话形象。

  然而,中国对人鱼形象的传统称谓并不是“美人鱼”,“美人鱼”一词其实是舶来品,五四运动之后才大量被用于指称西方文化中的“塞壬”。中国的人鱼形象始见于《山海经》,该书多处提到了人首鱼身的怪物形象,如“氐人”“赤鱬”“陵鱼”和“鱼妇”等,但记载简单,没有具体的人物故事。到了晋代,干瘪的人鱼形象有了“泣泪成珠”的传说:鲛人从水中来,在一户人家居住,日日纺织。在将要离去的时候,她向主人家要一个盛器,落下的泪滴变成了珍珠,并将满满一盆珍珠赠予主人。从这一时期开始,“鲛人”成了人鱼的主流称谓。宋代时,“鲛人”被描述为曼丽可人的女子,更成为文人产生旖旎幻想的对象。“轻绡文彩不可识,夜夜澄波连月色”“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鲛人典故广泛融入诗文,使得“鲛人”成为一个富有悲剧意蕴的诗化意象。

  从中国的人鱼神话传说演变发展历程来看,“鲛人”最终沉淀为一个美丽勤劳、知恩图报的形象。就西方具有本能冲动与破坏力、诱惑力的塞壬而言,“鲛人”的本能力量与性吸引力被限制和削弱了,她富于婉约之美,且具有更多的社会伦理意义或教化作用。考虑到中国传统对人首鱼身的神话形象之称谓,且“鲛人”比西方“美人鱼”或“海妖塞壬”形象更具有情感色彩,内涵大异,因而我们认为,“sirènes”在此译为“鲛人”更为合适。

  博尔赫斯的“精巧虚构”,就像鲛人织就的流光溢彩的绡,试将“鳗螈”改译为“鲛人”,也许能弥补因翻译而产生的小问题,使之保留其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进而言之,如何在文化层面上保留原文中民族化的语言表达,寻找恰当的词语传达相关的文化信息与思想情感,既贴切又不失美感,无疑是一道翻译难题。在此,我们建议将福柯《词与物》中译本的“鳗螈”改译为“鲛人”,也许是提升译语的准确性、生动性、表现力的一次有益尝试。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