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哲学基础
2023年04月12日 15: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4月12日第2629期 作者:马俊峰 张建喜

  全人类共同价值不仅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价值愿景,是世界各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表达,还是中国应对时代之问、推进全球性问题解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价值基础。因此,正确认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亟须把握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哲学基础,从而推动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升华,激发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全人类共同价值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现实的人”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而生活在现实关系中的人,是全人类共同价值实现的重要前提。人在从事现实的生产活动时,不仅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还在实践基础上创造价值关系,这一价值关系体现为推动人类发展与进步、增进人类尊严与福祉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因此,全人类共同价值生成并展现于一定社会与历史实践中的人身上,是以“现实的人”的需要和共同利益为价值出发点的。当前,面对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如资源问题、气候问题、贫困问题、局部战争、恐怖主义等,这些全球性难题的破解需要发挥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价值引领和凝聚共识作用。可见,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各个国家面临的共同而普遍的现实需要。只有建立基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共同需要的价值共识,人类才能实现共谋发展、共享惠果、共担风险的美好愿景。这就表明,促进人类整体性的生存与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利益需求,要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立场上,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而共同利益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价值引领。在全人类共同价值框架下,各个国家能够实现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的有机统一,共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由此,建立在“现实的人”的基础上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各个国家实现美好生活愿景的鲜明价值标识,是谋求人类普惠性、平等性发展的价值路向。

  全人类共同价值以“世界普遍交往”为驱动力。世界普遍交往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生成的强大动力。世界普遍交往不仅有利于加强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互动,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使人类社会迈向更高水平的社会形态。随着人类普遍交往的不断拓展与深化,各个国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程度持续加深,这促使人们在价值判断、价值规范和价值交往中形成价值共识,并建立交往秩序。然而,在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过程中,这种价值共识和交往秩序往往受到资本逻辑的主宰和控制,尤其是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世界普遍交往图景中,由资本逻辑带来的世界一体化交往本质上是资本增殖逻辑的全球化扩张,是西方大国垄断世界交往秩序的强有力“武器”,由此形成了西方资产阶级主导的霸权主义、丛林法则、零和博弈等一系列价值理念。事实上,广大发展中国家并未从世界一体化交往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甚至处于不平等、不公平、不正义的全球参与境况,处于国际权利与义务严重失衡的结构中。习近平主席指出,“尽管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但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呼声不容忽视”。因此,全人类共同价值成为超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主体平等参与国际交往和全球治理的重要理念,是维护世界公平正义的价值表达和责任担当。这意味着,在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框架下,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平等能够得到尊重,它们可以在公平正义的国际交往秩序基础上开展世界普遍交往、参与全球治理,从而助力推进发展成果的全人类共享和正义性实现。

  全人类共同价值以“真正的共同体”为实践旨趣。真正的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形态,是全人类共同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人类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世界普遍交往更加频繁,共同体中成员的价值原则和价值取向趋于一致,命运休戚与共、彼此依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实现真正的共同体的生动实践,是中国共产党破解当今人类面临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信任赤字、治理赤字难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人类命运更加紧密相连,各个成员国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需要指出的是,全人类共同价值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体现,夯实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又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实现的载体。在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指引下,世界各国可以有效推动建构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从而实现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时代使命。可见,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引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有利于凝聚各国人民的价值共识和认同力量,又有利于世界各国在体悟和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中把握人类命运,推动人类社会整体性发展和进步。

  (本文系西北师范大学重大科研项目培育计划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NWNU-SKZD2022-0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