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党组织纪律性的差异及其根源
2022年08月24日 09: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8月24日总第2477期 作者:张建伟

  尽管同属于“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圈,英国政党和美国政党在组织纪律性方面就存在非常明显的区别。美国政党向来以松散著称,而英国政党的组织纪律性就要强得多。

  不同的政党在组织纪律性方面存在明显区别,这种区别最明显地体现在东西方国家之间。多数西方政党在自由民主的环境中生成,组织纪律性往往较为松散。与西方政党不同的是,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政党是在反帝反殖民过程中生成的,严酷的斗争环境与艰巨的斗争任务使这些政党形成了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对此,政治学家阿普特用“代表党”与“团结党”这两个概念来概括上述两种不同的政党类型:代表党产生于政治联盟,在协调制度的框架内运作,遵循选举规则并具有高度制度化的领导角色;团结党源于社会运动,致力于改变社会、重构社会关系,实现意识形态上的目标。

  事实上,即使在西方国家内部,不同国家的政党乃至同一国家的不同政党之间,政党的组织纪律性也存在差异。最典型的案例是,尽管同属于“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圈,英国政党和美国政党在组织纪律性方面就存在非常明显的区别。美国政党向来以松散著称,而英国政党的组织纪律性就要强得多。如何解释其中的差异?答案肯定是多方面的,本文从选举制度、政体类型、起源方式、国家结构形式等因素来解释政党组织纪律性上的差异。

  选举制度的影响

  选举制度对政党组织纪律性具有重要且直接的影响。正如有学者注意到,“选举制度对英国政府的风格与行为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影响”。由于实行单选区多数选举制,国会议员在自己选区的竞选过程中无须与本党同志竞争。这就促使他们将关注点聚焦于全国事务而非地方事务,因为议员的提名权掌握在全国性政党手中,而获得政党提名是他们可以当选的重要前提。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些议员们高度依赖本党领袖的支持,这种高度依赖造就了议会中较强的组织纪律性(strong party discipline in Parliament)。从名义上来讲,政党的政策由议会党团会议敲定并由政党年度大会审议通过。而实际上,政党领袖既控制着政党年度大会的议程,同时也控制着议会党团的议程,尤其是对于执政党而言更是如此。因此,英国实行的单选区多数选举制造就了议会中英国政党较强的组织纪律性。

  政体类型的影响

  相较而言,美国虽然同样实行单选区多数选举制,但美国政党的组织纪律性却远逊于英国。因此,仅从选举制度这一单一因素无法充分解释政党组织纪律性的差异。而美国和英国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政体类型的差异,英国是典型的议会制,美国则是典型的总统制,政体类型的不同也会对政党组织纪律性产生影响。

  通常来讲,总统制比议会制更容易导致政党结构的松散。在总统制下,作为行政分支负责人的总统对议会中的本党议员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议员的当选与否也并不依赖总统的支持,这种分权结构造成总统制下的政党难以形成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意大利学者安格鲁·帕尼比昂科指出,“在任何民主政体中,最高权力有两种:一是号召选举的权力;二是设计属于人民主权的政治问题的权力”。在他看来,第一种权力可被内阁用于建议国王解散议会。这构成了政党纪律的基础。“作为一种政治控制的手段,对选举危险的操纵是一种具有无比价值和无比重要性的组织力量”“给予议会领袖巨大的权力控制议会政党以及议会以外的政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英国政党体制是集权的。而在美国,“由于宪法条款彻底废除了号召选举这一重大的民主权力”“由于重大的组织权力的缺位,美国政党体制是分权的”。

  政党起源方式的影响

  选举制度与政体类型可以解释不同国家政党组织纪律性的差异,但是,如何解释同一国家中不同政党的组织纪律性的差异呢?毕竟这些政党都处在同样的政体类型和选举制度下,由此就需要从政党起源方式上来探寻不同政党组织纪律性的差异。

  关于政党起源方式对政党组织纪律性的影响,学界亦早有关注。法国政治学家迪韦尔热按照政党的起源模式将政党划分为两种类型:内生型,即在议会内部产生的政党,如英国保守党;外生型,即在议会外部产生的政党,如英国工党。与内生型政党相比,外生型政党通常更为集权、更有纪律和组织凝聚力。意大利政治学家安格鲁·帕尼比昂科则将政党的起源模式分为地域渗透(territorial penetration)和地域扩张(territorial diffusion)。地域渗透是指“当中央控制、激励或指引了‘外围’的发展时,地域渗透就会发生,即建立地方的以及中介的诸政党协会”;地域扩张是指“当组织发展源于自发的萌芽,即地方精英组建了政党各协会,这些协会被整合到全国性组织内时,地域扩张就会发生”。通过地域渗透实现的组织发展意味着,从一开始就有一个非常团结的“中央”存在;而通过地域扩张实现发展的政党,该党领导层的形成过程通常会更加动荡和复杂。换言之,通过地域渗透发展起来的政党往往具有更强的组织性。

  国家结构形式的影响

  除选举制度、政体类型、起源方式之外,国家结构同样也会对政党组织制度产生影响。美国政治学家爱泼斯坦较早注意到国家结构形式对政党制度具有重要影响:在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政党建立之初往往就是全国性组织,地方性政党的影响要小得多;而在联邦制环境中,组织政党主要是为了地区的竞选,而不是组织有地区分支的全国性政党,全国性政党主要是各州(省或地区)政党的联盟。

  国家结构形式作为政党产生和运作的宪制环境,必然对政党的形态与运作方式产生影响。一般而言,国家权力结构与纵向维度上的政党组织形态具有一致性,即单一制国家多产生集权型的政党,联邦制国家多产生分权型政党。这样的一致性在很多国家都能得到体现,如美国和瑞士都是典型的联邦制国家,这两个国家的全国性政党实际上都是地方政党组织在全国层面的联盟而已,政党组织高度分权化,政党的组织纪律性相对较弱;日本和英国都是单一制国家,这两个国家的全国性政党都是具有较强组织性和纪律性的集权型政党。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