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社会救助精准化发展
2020年11月18日 10: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18日第2050期 作者:罗午阳

  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安全网的“网底”,保障着弱势群体的基本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救助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日益增强,社会个体之间的异质性提高了对社会救助精准性的要求。因而,只有不断改进社会救助精准治理水平,才能更准确、高效地应对社会风险,降低各类风险对个人和家庭的冲击,最大限度地维持社会救助对象的基本生存需求。而通过对对象识别、项目安排、主体参与、管理机制、法律保障、水平调整等这些子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才能掌握社会救助精准化的分析框架。随着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推进,中国正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在资源配置方式、生产生活方式、组织形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变革方面的作用也日益显现。在这种不可逆转的发展浪潮下,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互联网+”社会救助精准治理体系发展,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互联网与社会救助融合

  “互联网+”促使社会救助向网络化、数字化、多元化发展,互联网技术与社会救助工作的结合,会丰富社会救助形式,提升社会救助效率,使线上与线下救助服务紧密融合。“互联网+”具有覆盖范围广、关联性强、方便快捷等特点,有利于打破信息共享壁垒,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效率,推进社会救助对象精准化、社会救助主体参与多元化、社会救助部门管理高效化,推动了社会救助精准化的建设和发展。

  “互联网+”推进社会救助对象精准化是精准识别救助对象、确保社会救助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建立的社会救助信息化平台,为政府部门和社会救助组织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最大程度上破解了精准识别障碍问题。根据社会救助对象财产状况、经济条件、家庭条件等进行精确核查,可以解决边缘贫困群体难识别、求助对象需求难掌握等问题,促进社会救助供需精准对接,也有助于推动救助对象精准化和救助项目精细化的实施。

  “互联网+”推进社会救助主体参与多元化。互联网兴起之前,我国社会救助工作基本是以政府为主导,家庭社会网络互助为辅的方式。而新媒体的出现催生了一批公益性质的社会救助平台与众筹平台,这使得救助对象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有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同时救助途径的便捷化,也大大激发了公众的参与热情。这种互联网与社会救助的融合丰富了政府救助的方式与职能,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多元参与的“互联网+”大社会救助体系,发挥了政府机制与社会机制的积极作用,而且为社会救助精准化治理奠定了主体基础。

  “互联网+”提高社会救助部门管理高效化。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不同政府部门间能够以高度数字化的方式传播信息,实现了信息互通共享。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可以打破分散在民政、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不同政府部门的信息阻隔,协同政府不同层级与不同部门对分散化的社会救助服务供给进行整合,实现数据信息共建共享和高效服务。依托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还可以让社会救助对象对社会救助政策、法律法规、审批进程、办理结果进行实时查询,对政府救助部门工作进行反馈,在减少相关部门工作量的同时,还有助于社会救助工作服务质量的提升。

  信息管理亟待完善

  “互联网+”在社会救助精准治理改进中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然而,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互联网+”社会救助面临着信息弱势群体易被忽略、管理与协作模式待完善、信息安全有待增强等问题。

  信息弱势群体的存在。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推进,我国互联网覆盖率在2020年达到了64.5%,但互联网区域之间及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问题仍然存在。西部地区相比中东部地区,其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城市互联网普及率明显高于农村。同时,由于农村地区教育水平与互联网应用水平较低,导致信息弱势群体的存在。这类人群在信息技术产品使用、信息数据收集、信息服务接受方面都处于劣势,无法真正享受日益增多的“线上”社会救助服务,并且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求助需求信息传达给救助者,给社会救助部门在对象精准识别、项目细化安排等工作上带来很大困难。

  管理和协作模式待完善。目前,我国各地区之间及部门之间仍未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共享壁垒仍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救助服务的效率。

  信息安全待增强。在“互联网+”背景下,社会救助工作需要用救助对象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财务状况等大量基础数据作为支撑,政府部门与救助平台的数据信息库中也存储着救助双方的各类私密性信息。然而随着数据开放、信息共享程度的提高,相关个人信息存在一定的泄露风险,并且这种风险不只有来自外部的技术性风险,也有来自内部的管理性风险。从技术层面看,社会救助平台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有待高水准的技术支持。从管理层面看,救助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相关信息获取、录入、核查、使用等多个环节,在这样长链条的数据使用过程中,管理体系的健全极为重要。

  加强技术应用和信息安全

  根据“互联网+”与社会救助精准治理融合所面临的实践困境,可从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搭建共建共治共享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安全建设等方面出发,促进“互联网+”社会救助精准化发展。

  加强“互联网+”技术在社会救助服务中的应用。“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会救助本质上就是通过信息化的大数据掌握救助需求,对社会救助对象进行识别和认定。救助对象数据的可靠性与及时性是基本前提。提高信息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信息获取能力及对社会救助平台的使用能力,不仅能够大幅度降低识别成本、提高识别精准度,还能起到缩小“数字鸿沟”的作用。加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宣传教育,提高互联网覆盖率,能有效帮助信息弱势群体对“互联网+”知识的掌握。

  搭建共建共治共享信息平台。“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会救助精准化建设需要整合各类分散在人社、民政、财税、公安、住建等多部门的力量,同时培育和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到社会救助治理中来,形成政府、社会多元共建的社会救助主体,搭建多部门、多领域、互通共享的社会救助信息平台。统一数据录入标准、加强信息资源整合,确保建立具有高效社会救助供给协作关系功能的数据共享平台,共享社会救助信息,筹集社会救助资金,进行精准专项救助。同时,社会各界救助群体可以依据平台信息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与政府救助部门工作人员建立连接,提供精准化救助服务,推动社会救助水平提高。

  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在推动“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同时,也要加强信息安全建设。相关技术人员应具有较高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确操作流程,制定应急应对机制,确保在技术层面有一套完整的管控体系。在救助信息的获取、录入、分析各环节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防止信息遗失和泄露。

  (作者单位: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