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升金融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2020年11月18日 10: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18日第2050期 作者:胡朝晖 弓青青

  创新能力培养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贯穿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金融业的深度融合和广泛应用,智能客服、金融云、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算法交易等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正在加速改造并重塑金融业的生态,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催生了金融人才知识结构的快速迭代升级。如何顺应大数据背景下智能金融的发展趋势,加强对金融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金融教育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此问题的探索将有助于我国金融人才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助于金融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金融人才需求的新特点

  随着金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数据成为核心资产,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资本要素。建设“数据驱动型”金融企业、优化运营效率、提升管理水平、降低金融风险成为整个金融行业的共识。相比传统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数据驱动”特征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呈现出三大主要特点。

  第一,以创新引领硕士研究生全面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必须转向对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新时代国家改革、国际竞争的新格局和新要求。这就提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既要具备扎实的经济学、金融学、数学、统计学基础,又能掌握计算机科学、智能科学、法学、管理学等跨学科知识和技术;更要立德树人,确保培养的研究生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德才兼备。

  第二,以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大数据思维和创新能力。大数据带来思维方式的转变,未来金融新模式和新产品要求金融人才不仅需要具备金融知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技能,还需要兼具创新思维、用户思维、跨界思维、迭代思维。这就要求学校打破学科壁垒,整合跨学科课程,将大数据思维与技能、跨界学习、实务操作相结合,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研究生数据分析、数据管理和创新能力。

  第三,以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供给和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产业发展与教育变革的有机融合,构建高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成为数字金融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不断探索产教融合新方法、新模式、新路径,构建促进产教融合的制度框架和体制机制,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产教融合。

  当前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之处

  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教指委”)的指导性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金融硕士培养的具体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卓越实践能力的高层次金融专业人才。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位居首位,是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重要体现。当前,金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需求和供给在结构、质量和水平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智能金融时代的发展要求,其困惑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课程体系固化,限制了创新能力的提升。课程体系设置较为固化,专业课与专业选修课设置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与现实金融市场紧密衔接的实务创新类课程欠缺。囿于培养年限、学分设定和管理方式等因素影响,课程体系调整的周期偏长,缺乏知识结构的更新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沿性课程设置,阻碍了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目前,沿用的金融教指委的指导性培养方案仍然是2014年的修订版本,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培养单位并不能根据所在地区人才需求与自身特色,及时拓展选修课范围,理论与现实金融实务存在脱节现象。

  教学模式陈旧老化,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发展。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和探究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新方法、新技术和新理论层出不穷,学科交叉逐渐加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金融硕士研究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但受制于学识渊博、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局限,当前的金融硕士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依然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群体灌输的注入式教学、替代式学习现象仍然比较普遍,而虚拟仿真、案例分析、校企合作等实践教学形式运用不多,“云教学”等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的应用并不普及。

  高水平“双导师”团队不足,制约了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传统的单一导师培养模式已不利于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组建“校内+校外”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导师”团队培养研究生。从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实际来看,校内导师兼做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导师的现象较为普遍,难以有针对性地对专业型研究生进行创新性实践指导。同时,校企合作深度有限,行业导师缺少有效交流的平台,“双导师”团队内部缺乏深入的交流,缺乏“双导师”成长的共赢平台。

  跨学科平台数量稀缺,导致学术创新氛围淡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合适的创新环境和学术氛围,目前高校提供的跨学科平台交流机会仍然比较缺乏,不能及时跟踪学科前沿和行业发展前景,缺少多样化、多层次的学术创新思想交流平台,不利于整体上形成学术的创新氛围。

  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全面转变思维,积极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形成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重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础知识、前沿知识、学科交叉知识融合的课程体系,通过跨学科交叉课程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围绕金融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设服务新时代人才需求与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专业类课程、方法类课程、实践类课程、前沿热点类课程和学科交叉类课程;培养研究生将知识学习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学方式与内容,培养开放性金融人才。探索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学方法,搭建大数据平台优化课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探索“云课堂”创新教学方法,开展“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提升教学效果。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实践专家授课、业务实践,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习探索的主动性,重点培养具有经济管理、计算机技术、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的跨界复合型人才,提升研究生的大数据应用能力。

  建立适应大数据发展要求的金融学科实验教学环境。大数据为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以及针对性教学提供了数据支持,运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实验室资源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未来金融学科的发展势必涉及更多地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的挖掘与计算,需要在传统实验教学基础上,开发搭建覆盖量化交易、风险管理、金融科技、产品设计等全方位的数字金融交易平台,为实验教学提供全面支持。

  建设创新型导师团队。随着时代变革、科技发展与学科的不断交叉融合,借助导师组和创新团队形成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的“双导师”“多导师”指导模式,实施校内、校外联合育人,共谋成长与发展,以团队形式共同承担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这成为研究生培养的主要途径。要鼓励并支持研究生融入“双导师”“多导师”团队中,把握学科专业发展的方向和前沿知识,寻找创新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培养创新思维。

  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协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设立研究生创新项目,以项目需求为驱动,实现研究生自身综合能力、科研能力和职场竞争力的提高。联合组建“学科平台+实践基地”的产教协同创新实践平台,充分利用协同单位的人力资源、实验设备与实验条件、平台优势等开展协同创新与协同育人,形成共同支撑、共同指导、经费保障的联合培养机制,为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提高打造综合平台,构建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合作紧密的产教融合网络,提升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本文系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强特色’视角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2018JGXM7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金融学院研究生处)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