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 缘
——怀念恩师袁鹰先生
2023年12月26日 11: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2月26日第2802期 作者:赵日超

  初秋的北京,天气依旧闷热,时而落下些许阵雨,似在哀婉落泪。9月5日上午,我作为《人民日报》老报人袁鹰家乡的一名基层作者来到八宝山给老人家送行。这是最后一次告别的聚会,我眼含热泪。

  初识

  袁鹰,本名田钟洛,1924年10月28日出生在淮安古城一个曾有官职的知识分子家庭,家住杨仕骧故居隔壁。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是淮安人,用他的话说:“我是淮安县人。”带有乡音的话语里可听出他对故乡的眷恋。

  30年前,我在乡镇当临时工,做些端茶倒水的杂活。无奈中,我创办了淮安市复兴文学社,编印了小报《田野之花》。

  1994年,我惶惑地写信给他,倾诉创作的苦闷,请他担任我们小报顾问。没想到,身为散文大家,又是著名编辑家的他,心系家乡文学事,竟然一口应允。袁鹰是1994年10月24日给我复信的。复信中说:“我是淮安人,见到家乡的文艺刊物和文艺爱好者,自然很高兴……顾问之类都是虚名,你们既认为可以,那就参加吧!”出任《田野之花》顾问的他,挥毫写下几行遒劲的字:“祝愿故乡的田野上开遍绚烂的鲜花,长起参天的大树。——与复兴文学社同仁共勉。”因我的那封信唤起了老人家对故乡的回忆,他于当年10月28日带着一家人回家乡。这是老人家1934年离开故乡后到1994年期间唯一一次回到家乡。

  回到故乡后,袁鹰带着家人(还有他的侄儿侄女共10多人)租着三轮车穿梭于淮安的大街小巷。在既是儿时的小伙伴,又是地方文史专家郭寿龄的陪同下到祖祠走一趟,重温那“四海流芳”的先祖遗训,喊一声“乡缘难断五百年”!

  “十里朱旗两岸舟,夜深歌舞几曾休。扬州千载繁华景,移至西湖嘴上头。”这是明初大学士邱浚途经淮安河下时留下的赞美诗词。600余年后,来自北京的田氏宗亲走进被称之为湖嘴大街的古道,穿行于明清古宅之间,辨析镌刻于古街民居中曾经的繁华和热闹,不失为一种独特的享受。他们踏上湖嘴大街的青石板路,看着门口闲聊的街坊邻居,古镇市井生活真真切切地呈现在了眼前。

  窄巷蜿蜒、楼阁齐天、灯笼高挂,石板片片块块相连,沿着阔别60年的古道前行,袁鹰在一家房檐下停留片刻,这里的一家传统布鞋作坊店,是他儿时最坚实的记忆,石板路的凹凸之处述说着岁月的坎坷不平。这里不仅是淮河两岸和中国大运河之畔的富庶之地,更是先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这里的文脉绵延数千年,被称作“天下第一进士镇”。历史上的河下古镇是京杭大运河上的运盐要津,漕运盐粮必经之地。《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南宋巾帼英雄梁红玉、明代抗倭状元沈坤、清代大医学家吴鞠通以及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等都是淮安人。

  相见

  袁鹰不为私利,乡缘难断,笔墨有情,心系家乡文学青年,提携文学新人的高尚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给我们以鼓舞。袁鹰当时用的是《人民日报》信笺,端端正正的笔迹中,流露出随和的态度、严谨认真的写作作风和关注文学新人成长的人梯精神。《田野之花》出刊后引各界关注,但一直没有刊号,袁鹰知道后,在电话里给我出主意,让我去找原市文联、原市民政局领导,争取他们的支持,在他浓浓的乡音里,带有对家乡文学的一种期盼。

  袁鹰老师对我走上文学之路有着重要的影响。2009年5月23日,中国散文学会在北京召开颁奖会,我有幸荣获全国随笔一等奖。24日中午,我在电话里与袁鹰老师取得了联系,本来下午已安排了活动的他,遂取消了活动接待了我这个小老乡。那日,袁鹰上身穿一件圆领汗衫,脚穿淮安老家河下人送他的一双黑布鞋。见到我,更是神清气爽,乡音清亮,立即与我叙起了乡情。我谈起1994年10月,他曾写信鼓励我,并为我主编的乡土小报《田野之花》题词,担任顾问的事,以表感激之情。我递给他一份《淮安区报》,俯身向他阐述了副刊的编辑思想。他听了直点头,看了报纸副刊,建议我们给副刊起一个刊名,树立自己的形象,把报纸办出特色来。并说:“我过去也是报纸编辑,编了多年副刊,我们不仅是同乡,也是同行。”后来,袁鹰来信给我们报纸副刊取名为“楚水”,我们使用了近三年时间,后因人事变动而停用。

  袁鹰曾说,报纸编辑这个角色锻炼人,也培养人,能积累和学到很多知识。副刊姓副,可没有它,报纸就没有品位。副刊办得好,能为报纸提升文化品位,能为报纸吸引更多读者。文艺副刊的读者,同听搞笑节目的观众层次是不同的。一个好的副刊,能陶冶人的情操,培养高尚的情趣。有的报纸,总体水平不一定很高,但有一个好的副刊,也能吸引许多读者。如果副刊经常组织一些主题性征文,更能吸引大量读者的关注。他还说,副刊编辑付出较多,为人作嫁,而要办出特色,却并不容易。“报纸要敢为老百姓讲话,反映老百姓心声,只有替老百姓讲话,顺应民意,报纸才能有人看,百姓才会愿意去订阅。”

  袁鹰的客厅里有很多书,这些书已经陪伴袁鹰先生走过大半个世纪。他说,他现在岁数大了,家里也没有孩子看。我听后对他说,可以把这些书放到老家淮安去,让老家淮安的青少年读,接受文化大家的文学熏陶。后来,袁鹰将藏书一本本、一次次地打包邮寄给了淮安的周恩来红军小学。自我与袁鹰相见几次后,我对乡音有了新的认识,乡音里有一条根,这就是老家街巷深处全巷人情感的凝聚,是人的精神支柱的支撑。这条根就像母亲的脐带,是一脉相承生生不息血缘亲情的绵延。

  相知

  我是土生土长的淮安人,少年时就常闻家乡名人袁鹰的故事,好学、刻苦、爱文。袁鹰“幼承庭训”,由退休的祖父田毓璠亲授诗书,早早就送入私塾读书,回到家中还有另加的功课。袁鹰生来聪慧,落笔惊人。1940年,16岁的袁鹰在《申报》发表了处女作《师母》。这使他的写作信心大增。1952年调入《人民日报》,长期主持《人民日报》文艺部工作。改革开放年代,他担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组织和编发大量优秀作品。他的散文《井冈翠竹》《小站》《渡口》《白杨》《黄河的主人》等,曾入选中小学课本,广为流传,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

  袁鹰兢兢业业地工作,笔耕不止。为着人生,为着知识分子的命运,为着文学青年的成长,为着民族的发展,他从没忘却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谈及散文创作时,袁鹰说,副刊不仅是读者的园地,也是作家的园地。从“五四”以后,许多著名的作家都是报纸的副刊培养出来的。他告诫我:“散文在写作时,不仅要抒真情,讲真话,还要有文采,没有文采那就是新闻了。好的散文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要逐步积累知识,充实知识,做到厚积薄发。要舍得下功夫,功到自然成。”好的散文家“共同的特点就是讲真话、抒真情、叙真事。于严峻、严肃、严厉的同时,显出凝重、厚重、沉重”。

  袁鹰的一席话,让我感动不已。我说:当面向您请教这一直是我的梦,今天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袁鹰说:你编副刊,又编地方文史,写出来的作品诗性或有欠缺,但会多一些分量;你擅长游记写作,如果多一些文史的分量,就会上一个层次。临别时,袁鹰老师起身从书房里找出一本新中国成立30周年的作品集送给我,里面收集的都是名家作品,叮嘱我要多练笔,多观察,博采众长。

  一棵大树,庇荫一条街的人;一条脐带,情系千万家。回想往事,我深有体会。从袁鹰最初亲笔回信,到他多次指导和反复鼓励,使我坚定地沿着文学之路走下去。2013年6月,我计划出一本散文集,我把打印稿寄给他,在电话里告诉他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王宗仁老师已决定给我的散文集作序,本想请他帮我题个词或是写几句鼓励的话。可没想到,让我感动的是,当年9月23日中午在我收到王宗仁老师为我散文集作的序后,又接到已90岁高龄的袁鹰先生抱病为我的散文集《窗外风景》写的洋洋洒洒近2400言的情文并茂的大序。

  我写的近万字的散文《梦里依稀看淮安》于2010年5月获得中国散文华表奖,2012年入选《中国散文大系》,入选《小学生轻阅读 江苏名篇》《中国散文排行榜》。这篇散文勾起了袁鹰对家乡的怀念。他说:《梦里依稀看淮安》一文,特别牵动我这个淮安儿子的心,离开家乡八十年了,蓦然回首,真正是“梦里依稀”了。其实,我离开家乡时才是十岁的孩子,所谓“梦里依稀”,无非是儿时的家庭生活和听到有关故乡的只言片语,对这座值得每个淮安人自豪的历史文化名城几乎一无所知。作者以一部书《西游记》、一座府衙、一座古刹、一座桥(胯下桥)、一条街(河下镇湖嘴大街)和一棵树(周恩来故居的蜡梅树)这种独具特色的手法,详细铺陈淮安的种种,引人入胜,更发人深思。

  怀念 

  袁鹰一生没离开文学,临终之际也没有别的话题,他牵挂更多的还是老家的乡缘乡音乡情乡愁。2014年10月,我又一次来到袁鹰家中,他拉过我小孩的手,与我和小孩合影。回家后,在作家代表会议上,我建议家乡设立袁鹰文学奖。后来家乡还增设了袁鹰作文奖,袁鹰为激励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向家乡捐赠了20万元设立学生写作奖励基金。

  袁鹰的作品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生在淮安这块文化底蕴丰厚的土地上,我每每读袁鹰的文章,就会生发出一种力量,有时,我望着上空的月亮自言自语:乡音乡情乡愁为何物?有时,我从他乡回故乡,我能感觉到乡愁像是怀抱里幼儿留下的体温,像是故乡小溪里的清波浊浪:像是炊烟升起时被晚霞映射下的美景。乡情处处在,乡愁人人有,不管你想还是不想,它都在它都生;不论你说还是不说,它就伴随在我们身旁。乡缘系着故乡的名字,跟着岁月走,乡音永不老,系着故乡人的身影,在脑海中萦回。可我们年轻,能回故乡,而袁鹰老毕竟年岁大了,他只能在一些文字中了解乡音,在乡音中感知乡情,他盼望多年的在有生之年再回一次故乡,只能在他老人家的梦里实现了。

  我已步入中年,送走过亲人,也送走过师友和同学,对于生命和死亡,不能说没有些许思考。但我还是很悲伤。在我写完修改完这些文字的时候,我还是哭了。袁鹰老走了,去了另一个世界,对于他的每一个学生和他帮助过的每一位基层写作者,无疑会多了一份永久的思念。因为在他老人家心中,文学永远是他和作者与读者构建情缘的第二故乡。

  (作者系东方旅游文化网总编)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