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脚踏实地的研究服务基层
2023年04月19日 10: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4月19日总第2634期 作者:欧阳志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生产总值提高,金融支农成为农户增收的重要外部动力。该书作者陈熹曾在服务“三农”的基层一线工作过多年,一直致力于农村金融问题的研究。作为她的博士后合作导师,我很高兴看到她主持完成了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该著作正是在结题报告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

  该书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为基础,深入研究了新时期“三农”问题中的金融扶贫问题。其中,重点研究了数字时代背景下,金融支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脱贫攻坚成果的持续巩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细致讨论了在网络信贷的“去担保化”模式中如何构建信任机制,以便更好地整合线上社会资本和线下社会资本,提高农户网络借贷效率与防范风险。

  在主题内容上,该研究紧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以数字技术在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机制、化解我国在“三农”方面的资金困境为主线,聚焦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信任危机”和“信任缺失”的热点问题。在研究方法上,该研究综合运用社会资本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动态博弈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普惠金融理论等,分析中国农村地区农户网络借贷现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不仅详细地研究了农户网络借贷的主要信任机制及信任危机问题,构建了农户网络借贷信任机制模型,而且深入地剖析了社会资本对农户网络借贷信任机制的影响机理,构建了一个“互联网金融—农户网络借贷—信任机制”理论分析框架。

  该书利用大数据分析构建了农户网络借贷信任机制的评级指标和评价方法,从而可以为我国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完善农村信贷融资政策提供相应借鉴。书中还提出了从农村信用网络的构建、主体行为的引导、借贷相关制度的互信强化、心理预期的有效引导、相关制度的创新等方面,构建有效的农户网络借贷信任机制,为我国完善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提升农户网络借贷效率提供了有效建议。该书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农户网络借贷平台的运作模式、农户网络借贷信用中介模式的运作机理,以及农户网络借贷运作模式的发展,并根据信用评级体系指标选取的原则、标准,设计农村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评级指标,构建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农户网络借贷信用评级 “CBPIC”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调查数据对农户网络借贷信用等级予以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大数据背景下农户网络借贷信任机制的保障措施。这些研究和讨论,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有可操作性的实践价值。

  农户网络借贷信任机制涉及的研究问题比较复杂,由于农户信用资质评估较为困难,如何探寻更合适的、可量化的信用指标以提高信任机制的评价效果,具有较大的研究难度和挑战性。况且,如何获取有效数据支撑的信用指标设计和信用机制构建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我欣慰的是,陈熹能够带着她的团队,北上南下东进西征,走访许多乡村,最后选定江西、浙江和广西作为中部、东部和西部的典型代表,重点挑选其中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经济状况、不同文化背景的100个村落约2000个农户进行入户调查和网络调查。虽然小团队的田野调查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是这种“用脚做研究”深入实地调查的学术精神令人钦佩。“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农民问题,理论和模型要服务于最新的、最基层的、村头一线的实地调查资料,才能得出更多可以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这样的研究成果才能实实在在帮助愿意回到农村、留在农村建设家乡的人们,我国的农业才能在新时期有新的发展。这是我所理解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也是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当务之急。

  期待陈熹一步一个脚印在学术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好,有更多的成果问世,为“三农”研究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