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2023年05月24日 11:5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5月24日总第2656期 作者:李丽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其需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体系作为支撑,没有经济体系上的强大实力和带动能力,就不可能有现代化强国的物质基础,其他领域的现代化也会缺乏经济支撑。可以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战场和核心内容,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驱动力。当前,我国正迈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科学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和重点,全面构筑起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和全面开放体系,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经济体系现代化,而经济体系现代化,必须要有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作为物质支撑。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仅有利于增强整个经济体系的韧性,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还能够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支撑性、引领性、安全性、开放性和可持续性作用。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为主攻方向,促进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的协同发展,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夯实国民经济发展根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聚焦“卡脖子”核心技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补链、强链、组链和造链,形成具有自主可控、稳定畅通、安全可靠、抗击能力的产业链、供应链,确保产业体系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以城乡区域协同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求我们坚持人民至上,以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弥合城乡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差距,最终实现区域全面进步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要支柱。推动城乡协同发展,全方位实施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的乡村振兴,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统筹推动城乡规划建设、基础设施、要素配置、基本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全民共建共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立足本地优势与功能定位形成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强化各地间的协作联系,实现区域经济总量协调、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区域经济布局协调、区域经济关系协调和区域发展时序协调,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健全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人口、土地、资金、技术等各类要素资源在城乡和地区之间自由流动、高效集聚、优化配置,消除区域之间的市场壁垒,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增长创造有利条件。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是既要经济发展又要环境保护的现代化,高度契合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只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确保经济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焕发勃勃生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让绿色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通过科技创新、生产创新、社会创新,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良性互动,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推动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以经济效益反哺生态保护,实现经济增长和自然循环的永续发展。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然具有的时代特征。在经济全球化面临重大变革、国际经贸规则面临重构的大趋势下,只有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才能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化拓展对外经贸关系,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在贸易投资、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贡献更多中国方案,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参与全球性议题探讨和规则制定,持续为促进全球开放合作、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赢得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