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能源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均衡管理
2023年12月05日 11: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2月5日第2787期 作者:肖文海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遵循。供给和需求分别处于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上下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提高社会生产力,通过高质量生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求侧联结着广大用户和消费者,扩大内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加强供给与需求两侧的匹配管理,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是新发展格局下提高宏观治理效能的必然路径。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双碳”战略的主战场。积极稳妥地促进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当前要特别加强能源领域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均衡管理和扶持,通过投资增效、消费提质畅通“源网荷储”全链条绿色流通体系,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绿色转型发展支持机制,在供需高水平动态平衡中协同实现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过去一段时期,高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相对较高,这既是由“富煤、少油、缺气”的资源禀赋以及能源技术开发路线决定的,也与供给端和需求端对新能源吸纳利用能力不匹配紧密相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扩面提速,产业和行业结构绿色化改造深入推进,带动扩大了绿色市场规模,促进了清洁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的发展壮大,能源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绿色低碳转型正稳步推进。尤其是为应对外需下降的不利局面,我国加强了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领域的节能降碳改造,加大力度开发利用农村风、光、热等自然资源,为新能源产业和绿色环保装备技术供给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绿色化和低碳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要在推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更好发展生产力,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推动能源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动态平衡至关重要。

  将绿色低碳需求汇聚为增长新动能 

  绿色生产与消费、绿色供给与需求是市场经济的对立统一体,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有可能导致供需不平衡,影响绿色发展目标的实现。随着经济形势变化,生产与消费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地位与作用也会发生变化。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升内循环发展动能与绿色发展要求叠加,推动内需主导型经济呈现新特征,这就要求将政策着力方向动态地调整到消费端。“双碳”战略顺应全球绿色新政大潮流,将培育和创造巨量的绿色投资和消费需求,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稳增长背景下积极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要克服预期转弱、外部冲击的不利影响,从需求侧要更好地发挥投资的基础性作用和消费的关键性作用,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应对气候变化,畅通绿色化供应链条。尤其是要紧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试点的机遇,聚焦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能效升级设备改造、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大力度推广低碳产品和技术服务。结合落实减税降费、普惠金融等惠企政策,完善财政和金融协同支持绿色发展转型的方式途径,采取风险补偿、贷款贴息、投资补助等方式鼓励企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的倾斜支持,健全农企合作、利益共享机制,鼓励农村地区点多面广地促进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经营,激活乡村绿色能源供给潜能。充分发挥绿色消费政策的重要作用,延续新能源购车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完善清洁能源分布式发电、农村安装空气能补贴办法,促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推广布局合理、体验友好、服务完善、低碳环保的智慧低碳出行模式,推进碳积分普惠制,把绿色消费需求汇聚为增长新动能。

  夯实供给侧绿色低碳转型基础 

  有收入支撑的市场需求是推动绿色供给实现的路径。随着生活水平和人民素质的提高,绿色能源消费将以成本和社会责任道德的双重优势塑造生产生活新方式,并深刻影响着供给侧技术创新的速度与质量。为顺应这一趋势,要求以市场化途径可持续地促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绿色、高端、智能化建设。

  充分运用新能源开发利用成本下降的有利形势,鼓励创造更多的清洁能源消费和运用场景,持续夯实供给侧绿色低碳转型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以超大规模的纵深绿色能源市场需求巩固拓展新能源领域的技术装备研发优势,打造数字化智慧能源体系,促进清洁能源发电、输送、储存一体化协调发展,建设新能源吸纳体系。与低碳城乡建设发展相融合,支持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为一体的绿色节能建筑。加快分布式能源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研发攻关,打通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基础应用的上游短板,促进发电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为清洁能源应用的新业态、新模式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要紧抓全球气候合作加快推进的机遇,畅通绿色发展领域的国内国际循环,推动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新能源装备、技术服务出口,加大力度吸引外商对节能环保高端制造业投资,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以价格为信号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 

  价格联结市场供求,是调动全社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信号。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与稳增长内在统一,关键在于产业进退有序,而能源环境价格失真致使供给与需求无法出清,是阻滞高碳产业低碳转型和“双高”产业有序退出的重要原因。把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全面纳入价格,则容易导致价格水平的普遍上涨,增加经济运行成本,影响到民生,不利于稳定的营商环境。更好发挥价格的作用,就是要权衡多目标的宏观治理要求,稳定绿色投资、扩张绿色消费,让“双碳”战略与扩内需更好地衔接起来,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充分发挥价格激发绿色投资需求、牵引供给革命的协同作用,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治理体系现代化。一是加快推进资源环境领域市场化建设,夯实碳减排和稳增长有机结合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建立健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的长效机制。二是积极推进反映资源稀缺性、环境气候外部成本的能源价格改革示范试点,通过多种途径把碳排放的温室影响效应纳入市场价格信号。三是完善健全新能源发电系统响应市场的机制,鼓励和引导多方资源参与市场,通过削峰、移峰、填谷等方式,助力风、光等清洁能源消纳。建立化石能源产能释放或收缩的预警制度,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由刚性调控转变为弹性管理。

  (作者系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