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2024年01月09日 14:3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月9日第2811期 作者:乔榛

  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处理好“质”和“量”的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可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已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中心目标,需要找准其着力点。

  以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发展包含质和量两个方面,其目标是追求二者的有机统一。然而,经济发展实际往往表现出质和量的不一致,实现量的快速增长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通常被选择的首要目标。就经济发展的质和量两个目标来看,质的目标重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实现的难度较大;量的目标关注规模扩大、速度提升,可以通过大量投入来实现。因此,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通常先在经济发展的量上做文章,努力把经济增长的速度搞上去。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经济进一步增长遇到瓶颈,需要开辟新的增长空间,从而把注意力转向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经济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转变具有规律性,由于完成这一转变具有较大难度,许多后发国家难以顺利完成,由此落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可见,找到经济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的转变途径,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的统一,是一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经济发展目标定位到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而要完成好这一目标,必须找到一条新路,不可替代的选择便是科技创新。

  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必须调整经济结构。经济结构调整有静态和动态之分。静态的结构调整可通过要素流动来实现,如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产业结构之间的要素流动,都包含结构调整的内容。动态的结构调整需要创新结构内容,如新产业的诞生、新领域的开辟等,必须将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推动力。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调整对科技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推动的产业变革和结构调整,是实现质的有效提升的最大动力,并通过拓展经济增长空间,助推经济可持续增长,为量的合理增长提供有利条件。

  聚焦科技创新,重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使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据更加有利地位,实现关键共生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创新与突破,依托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优势。通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助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以制度保障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关键在于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和信心。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必须有创新主体的活力,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必须有投资和消费主体的信心。激发经营主体的活力需要制度层面的有力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启了制度创新进程,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各种经营主体的活力,使其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动力。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出的一个全新的经济体制,是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和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基础上确立的新型经济体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和发展过程取得的主要成就,都与较大程度地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相关。当前,我国已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进一步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有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强力支持。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也是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的体制基础。而这种质的有效提升需要激发经营主体的活力,既要有国有企业的活力支撑,更要有民营企业的活力支持。在制度上,必须贯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使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有信心和活力去创新、去提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需要激发投资和消费主体的活力,关键是优化投资和消费环境,形成敢投资和愿消费的良好氛围。在制度上,建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机制,落实好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举措,同时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为扩大投资和增加消费提供更多便利,以切实增强投资和消费主体的信心。

  聚焦制度保障,必须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一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三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四是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五是优化消费环境,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增强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潜力。

  以政策支持促进质与量协同

  把经济发展的质和量有机统一起来,通过质的有效提升引领量的合理增长,通过量的合理增长支撑质的有效提升,需要做好二者协同。经济发展的质和量,有内在规律驱动的统一性,也有许多因素干扰的背离性。使经济发展的质和量达成统一、排除干扰,离不开有效的政策支持。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关键是制定并用好各种政策,其中既有经济政策,也有非经济政策。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要强化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功能,首先用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在财政政策方面,要运用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政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质量,提供更多与消费升级相匹配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在货币政策方面,要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努力改善供给质量,为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创造精准且宽松的金融环境。非经济政策方面,可通过环保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升供给品质。

  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要用好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支持经济回升向好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向好需要提振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信心,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同时在社会保障等非经济政策方面予以倾斜,以提升投资意愿、激发投资活力。在提振居民消费信心方面,不仅要减轻民众税费负担,提供更多适应民众需求的普惠金融服务,还要加大社会保障、养老服务、生育支持等政策保障力度,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需要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为此,要在制定、实施、调整、优化政策实施诸环节多下功夫,建立精准有效的政策体系,促进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协同并进。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