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民俗学理论的提出,是我国民俗学转型的重要标志。民俗学是如何理解“实践”概念的,实践民俗学理论对民俗学学科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本报记者围绕相关问题,采访了专家学者。
回归生活实践
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教授萧放看来,近年来“回归生活实践”成为我国民俗学界重要的讨论议题,“实践”也成为我国民俗学转型过程中的关键词之一。以“实践”为中心的民俗学研究潮流正在形成,实践民俗学的理论主张与方法框架日益清晰。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李向振认为,对于如何理解实践的问题,目前学界研究大体上可分为五种路径。一是将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联,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基础上理解实践。二是把实践纳入康德关于实践理性批判的框架中予以讨论,强调主体自由意志的表达。三是将实践视为行动本身,也就是实践活动。四是从“理论”与“实践”这对哲学概念展开讨论,认为实践民俗学是回归实践和面向实践的学问。五是从学科意义上理解实践民俗学,将民俗学的知识生产看作一种学术实践,并以此反思和构建民俗学学科认识论、方法论和知识论等。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王杰文表示,面向当下的、田野作业的、主体间交流的民俗学,可以被总称为实践民俗学。民俗学家不再把目光全部聚焦于民俗事象本身,而是更加关注民众如何创造性地应用民俗传统的实践过程。
推动民俗学研究范式转型
萧放认为,当传统的“民俗”概念逐渐显现出局限性时,我国民俗学家提出了新的替代性概念,这些概念从不同方向拓宽了民俗学的研究视野与研究空间。
实践民俗学的兴起推动了民俗学的转型。在王杰文看来,尽管实践民俗学这一术语被广泛应用,都强调面向当下、田野作业、主体间交流等基本原则,但其间差异十分明显。以吕微、户晓辉为代表的民俗学者,从康德哲学出发进行研究;而以刘铁梁、周星、刘晓春为代表的民俗学者,则是从田野经验与国际民俗学者的新理论出发展开研究。前者是从逻辑上进行推演,后者则从实践中进行摸索;前者认为伦理应该指导实践,后者则认为实践中内蕴伦理。两种类型的实践民俗学都以“实践”为关键词并形成合力,推动了中国民俗学的理论更新与范式转型。
李向振表示,实践民俗学强调向日常生活实践的转变,开拓了民俗学研究视野和学术边界。在社会转型时期,很多传统民俗事象正在消失,而新出现的具有民俗性的文化现象没有被民俗学研究涵盖进来,这造成传统民俗学研究对象持续萎缩。在这个意义上,把民俗学研究对象扩展到日常生活实践,无疑有助于拓展民俗学研究领域,形成纾解民俗学学科危机的方案。在新时代,传统民俗学研究需要在拓展研究领域的基础上,确立新的研究方案,实践民俗学理论的提出是其中一个方面。
彰显实践民俗学生命力
萧放提到,当前,民俗学领域开始转向探讨“知行合一”的实践民俗学,主动反思主观认识,强调身体行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从民俗研究转向风俗研究、从行动者转向自觉的行动者、从民俗事象传承研究转向实践轨迹研究。
目前,实践民俗学研究者已经达成某些学术共识,激发了新的讨论,在中国民俗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实践民俗学研究还有较大空间。在王杰文看来,一方面,从康德哲学发展而来的实践民俗学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应在具体的语境中加以评估。另一方面,从田野经验与国际相关学科的理论思考中发展而来的实践民俗学,应更加注重经验研究。
李向振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不断深化实践民俗学研究。一是厘清概念,凝聚共识。实践民俗学还处于概念辨析和厘定阶段,尚未达成基本共识。因此,应积极开展研究,达成共识。二是立足个案,彰显生命力。当前,关于实践民俗学的个案研究著述数量较少,实践民俗学学术活力不足。需要增强个案研究,在具体研究中验证实践民俗学的学术生命力。三是构建理论,完善学科体系。探索建立实践民俗学研究框架,创设学术理论。四是重塑学科史,促进知识生产。学界应深入讨论实践民俗学的学术谱系,对早期中国民俗学学术史进行重新解读。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