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攻坚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跨时代变革。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治本之策还在于精神脱贫。应牢牢把握精神扶贫的时代主题,为下一阶段攻克难关、开拓局面注入磅礴的精神力量。
精神扶贫工作既是“当务之急”,又是“百年大计”。随着脱贫工作进入深水区与关键期,“扶贫先扶志、富民先富脑、治穷先治懒”等扶贫经验得到印证且成效显著。但当前贫困主体精神文化层面问题及矛盾日益显露,只有投入大力解决因“心病”致贫返贫问题,敢于攻克精神的“软骨病”,在激发脱贫致富内在动力和活力上发力,进行深层次、根本性变革,才能在不返贫、强后劲、厚根基上取得开创性、全方面成就。精神扶贫是世界性难题,也是人类社会永恒主题。物质上的绝对贫困可以完全消失,但精神上的相对贫困却会长期存在。随着社会进步与国力增强,民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追求不断提高,尤其表现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扶贫工作也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将精神扶贫作为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迈向全面小康生活的重大课题加以对待及推进。
深刻认识精神扶贫攻坚战的新特点,跑好扶贫工作的“接力赛”。新时代精神扶贫工作具有许多新特点。首先要认识到精神贫困的隐蔽性与艰巨性。精神贫困是物质贫困的人文表现和重要根源,往往隐蔽性强,具有深层性、稳定性和传递性,其解决难度更大、不确定因素更多。同时精神力量缺乏还会导致潜在的贫困代际循环,只有用精神扶贫才能阻断贫困的“循环积累效应”。其次要认识到精神扶贫的首要性与旨向性。基于贫困人口的帮扶项目往往因帮扶对象能力不足、主动性不够,帮扶效果无法达到预期,一部分贫困人口因禀赋不足而陷入长期贫困。如今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期,已经难以通过单纯的物质帮扶最终消灭农村贫困,除了环境资源匮乏外,自身禀赋和能力不及成为首要阻碍,因此着力解决制约脱贫的精神面貌、文化储备等瓶颈问题至关重要。精神扶贫还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旨向,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为坐标系,既为存在的贫困对象提供精神帮扶,也要为已经摘帽脱贫民众的新生活新奋斗提供持续的、先进的精神资源和思想文化。
整体推进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互促共进,打好扶贫脱贫“组合拳”。在扶贫对象方面,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帮助贫困民众“脚下有路”“眼里有光”“心中有梦”。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需要推进脱贫实践与立志、治愚行动的联动,改变单一式的扶持模式,推进包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在内多方位的扶持与改善,将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文化教育、科学教育、纪律教育融入精准扶贫举措和民生工程中,在增加财富的同时培养崇尚科学的素养、奋发向上的精神、积极进取的意志和爱党爱国的情感。在扶贫方式方面,要实现两个重要转变,从瞄准贫困户的物质需求,逐步向注重物质与精神需求同步推进转变;从依靠普遍的经济增长带动具有能力和条件的贫困人口脱贫,到更多依靠社会精神文化发展带动和提升,实现从自上而下、从外而内到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的转变。在扶贫进程方面,从以单项、专项推进为主,向整体推进、统一指导、协同共促转变。在物质援助和经济救济的同时,也要讲道理、讲导向、讲精神,为群众提供贯穿生产生活的基本原则和行动准则,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造血”能力。同时在扶贫工作的指标衡量中纳入精神元素,注重对扶贫对象满意度、获得感等精神文化层面的满足,真正做到扶在点上、扶在根上、扶在心上。
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找准精神扶贫的“路线图”。精神扶贫工作要取得切实成效,要善于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精神扶贫路径和效能。首先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路线。把党的坚强有力的领导优势转化为精神扶贫发展规划和务实举措,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优势,体现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健全联动机制,运用制度创新、政策引导和社会舆论,建设有利于精神文化发展的生态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的推进贫困地区精神文化发展实现路径,组织贫困民众为美好生活去努力奋斗。其次是立足集体主义。要充分发挥集体主义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导向作用,巩固社会主义事业正义性和人民至上性的宗旨,用集体主义的义利观和置整体利益于首位的大局观引领农村价值体系和乡规民约建设。最后是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消解“贫困文化”对贫困地区的桎梏,通过加强基础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建设文明乡约、淳化乡风民风、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培育新时代村官乡贤、转化传统民俗文化、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等举措,重塑扶贫地区民众理想信念系统和意义体系,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明实践激发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意愿和创造能力。
切实激活主体内生动力,紧扣精神扶贫的“着力点”。精神扶贫的要义就在于在激活主体活力、发挥个人主动性和能动性上下功夫。首先是用宣传工作“聚民心”。宣传战线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尊重贫困主体基本尊严,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围绕中心工作倾听民众心声,关注贫困民众安危冷暖,宣传普及扶贫政策,回应民生热点难点问题,为暖人心解民忧强民心提供舆论支持,帮助贫困群众消除顾虑、弥补不足、解决困惑、坚定信念、生成希望,投身于改善生存条件争取美好前途的实践活动之中。其次是用思想教育工作“育新人”。思想政治工作者运用优质和正确的知识、理想、道德、信仰的熏陶和滋养,帮助扶贫对象打破思想的桎梏,解开观念的枷锁,纠正价值观念的错位,普及无神论教育及唯物主义思想,跳出愚昧思想和封建文化的困扰,形成崇德向善、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生活理念,走出精神世界贫乏、生活方式落后、生存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不高的精神困境。最后是用科学文化教育“兴文化”。精神贫困往往与文化贫困联系在一起,解决农民的“心贫”问题,要通过科教扶贫、科教富民将科学文化与扶贫实践结合起来,攻克贫困地区“上学难”难题,打造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教育工程,增强对重点人群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的帮扶,综合运用文化、教育、科技三股力量,培育有科学素养、经营意识和职业发展能力的新型知识化农民。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新时代中国扶贫战略与2020年后相对贫困问题治理机制研究”(2020MYB05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