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文化自信 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2020年08月31日 09: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31日总第2000期 作者:郭太铭

  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朴素的感情表达,它贯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脉之中。以文化自信为维度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培育,既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也能够进一步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

  文化自信植根于历史和文化积淀中

  文化自信建立在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基础之上,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中国从不缺乏文化自信,我们的文化始终如浩瀚繁星照亮世界的夜空。然而,当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入侵,面对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时,我们曾一度迷失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诞生了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科学理论,引领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今天,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角的吹响,我们具有了强大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底气。这种底气源自哪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 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毫无疑问,中华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格以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等生命特质和价值理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根基。

  家国情怀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紧密相连。《大学》中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己而家,由家而国,环环紧扣,形成同心圆,将个人的价值追求与幸福目标融入家庭、国家的发展中,实现家国一体、荣辱与共的价值旨归。

  蕴含在家国情怀四个字中的,是历史的底蕴和文化的底色,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家的牵挂、对国的情愫。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步的前进,都留下了“家”与“国”同声相和、同频共振的音符,形成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作为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大学生,应该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从个人修身做起,在重视家庭的基础上,也要心怀国家,将爱自己、爱家庭与爱国家有机融为一体。

  今年“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问候的同时,也高度概括出当代青年的时代特征:“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是党和国家对当代青年的殷殷期盼。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不仅有利于他们自身的成才成长,也承载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

  在文化传承实践中彰显家国情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今天,我们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因此,以文化自信为维度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首先,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守家国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其蕴含的许多思想,虽经千年,但价值历久弥新。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家国情怀成为炎黄儿女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家国情怀在不同时空下的阐释和表现。所以,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就要到优秀传统文化中追本溯源、汲取智慧,寻找坚守的力量。

  其次,在继承革命文化中涵养家国情怀。中国革命文化的诞生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密切相关。它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建立新中国的征程中孕育形成并逐渐发展起来。所以,中国革命文化的底色是红色,是用千万先烈的鲜血染就的一曲红色之歌,展现了中华民族气吞山河、不屈不挠的精神气魄。作为青年大学生,只有继承革命文化,才能知道我们的国家“从哪里来”,以及“去向何方”,从而唤醒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感。

  最后,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砥砺家国情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代表着时代潮流和前进方向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适时而生。它既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华,又是对两者的创造性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闪烁着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价值理念。它连接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精神指南。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笃信马克思主义信仰,笃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笃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青年大学生都要不惧风雨,站稳人民立场,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砥砺家国情怀,激发历史使命,创造出彩人生。

  (本文系全国妇联山东女子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培育项目(2019FXGSPSJ05)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山东女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